助家族企業轉型 盼成港版Julius Baer淡出社運 區麗莊掌滙業

助家族企業轉型 盼成港版Julius Baer
淡出社運 區麗莊掌滙業

【人物專訪】澳門起家的滙業財經集團,旗下香港滙業證券行政總裁區麗莊曾投身傘運,又參與區會選舉。去年她淡出社運,重返家族企業擔任第四代接班人,除引入社交媒體推廣,為集團建立年輕化形象,亦計劃3年內將滙業由原本的外滙股票主業轉型至精品式財富管理機構,目前50人團隊會擴充至約150人,並拓展資產管理及私募基金領域。
記者:劉美儀

集團計劃招聘對象以前銷售人員為主,包括前中後台、資訊科技及風險合規專才。
對於中長期目標,區麗莊夢想令滙業有猶如歐洲私人銀行家族品牌般質素,即做「港版Julius Baer(瑞士私銀寶盛集團)」或「港版Rothschild(洛希爾)」,「要小得嚟精,雖然未必做到佢哋全球化咁大生意,但人哋會覺得我哋係Julius Baer、Rothschild咁優質」,冀能為客戶提供個人化投資服務,發展出與銀行標準化理財格局不一樣的定位。

區麗莊去年重返滙業擔任第四代接班人。 李潤芳攝

代客投資年回報達9%

開業逾80年的滙業集團,現由區麗莊父親區宗傑掌舵,他亦是澳門回歸後首屆行政長官參選人之一。滙業證券現為證監會管轄下持牌機構,但追溯10多年前歷史,同集團的澳門滙業銀行曾被美國財政部指控涉北韓洗黑錢風波,列入制裁名單,連累本港持牌的接受存款公司亦停止吸存,多年來滙業以政治事件為由持續抗辯。
身兼澳門滙業銀行董事的區麗莊強調,品牌聲譽至為重要,「我作為第四代接班人,屋企唔會想滙業呢個品牌有乜問題」。
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她指監管當局對所有金融機構的尺度只會越來越嚴,但保障客戶資產是天經地義,加固防險屬好事,滙業在風險合規上亦多做工夫。「畢竟事件已是past tense(過去式)」,她相信歷史不會成為包袱,當局對所有受管機構亦會一視同仁,不會因過去信譽風險事件而刻意提高對滙業要求門檻。
過去數年,滙業代客全權投資管理的組合,平均年度回報率達8至9%,雖然今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但她指透過多元對沖策略及長短倉配合,有信心仍可為客戶爭取最少相若回報率;個人續睇好美國及英國投資前景,英鎊徘徊低位,港人可留意熟悉的倫敦及曼徹斯特等房地產市場機遇。
滙業證券資產總值在過去4年每年平均增幅逾一成,她說公司暫時無意改變家族營運模式,亦無計劃安排上市,未來3年擴充計劃靠股東資金已可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