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傳統習俗,長洲居民在太平清醮時會進行一連三天的齋戒,島上食肆都會停賣肉類或海鮮菜式,只會供應齋菜,連賣漢堡包的麥當勞亦不賣漢堡包,改賣素菇包(圖),直至飄色巡遊過後才告完結。而該齋戒傳統是源於一場瘟疫。
以往每年擲聖杯擇日
根據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的官方說法指,200多年前清朝中葉時期,長洲曾發生嚴重瘟疫,造成大量傷亡,而村民為保平安,在長洲北帝廟設壇拜祭,請高僧為全島做法事超渡,並齋戒3日以示尊敬,其後疫症果然消失,自此以後島上村民每年都會舉辦太平清醮,並齋戒3日以酬謝神恩。
以往長洲太平清醮期都以擲聖杯的方式求神請示,因此日期年年不同,值理會主席會在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擇日,方法是由四月初一起逐日擲3次卜杯,能擲得兩次「聖杯」、一次「寶杯」(兩「杯」皆陰)的那天就是北帝所選定的日子;於卜定日子後,再於該晚的子時開始,每個時辰擲一次杯,直到首個擲出「聖杯」的時辰就是該年太平清醮開始的時間。
於2001年值理會主席卜中四月初八為醮日,即為佛誕日舉行,於是值理會趁機向北帝請求把太平清醮固定在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舉行,而卜杯結果是「二聖一寶」,獲北帝答應。自此,太平清醮就定在四月初八,毋須每年以卜杯求問。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