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美國北韓的冷戰不會變成熱戰 - 盧峯

蘋論:美國北韓的冷戰不會變成熱戰 - 盧峯

這邊廂,美國以巡航導彈攻擊敍利亞後又以「炸彈之母」轟炸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據點,還派出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打擊群到朝鮮半島水域參與軍事演習,似有隨時向北韓動手的迹象。
那邊廂,北韓軍方及高層一再放狠話,表明一旦受襲將以全力包括發射導彈及核武還擊,來個同歸於盡。到上周末,北韓趁太陽節舉行大閱兵,展示多種軍備包括洲際彈道導彈,並在昨天再試射導彈。儘管試射似乎失敗,但北韓亮刀揚威的意思清楚不過。在美國及北韓各走極端,各自擺出準備軍事行動的態勢下,朝鮮半島局勢變得一觸即發。還有傳言說北韓已疏散平壤的部份居民,而日本政府則準備撤走在南韓的近六萬僑民。
當然不能完全排除雙方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但從戰略利益,美國、北韓領導層的盤算等因素看,美國近期內直接出手教訓北韓包括以導彈或「炸彈之母」攻擊北韓的可能性極低,甚至可以說不可能。而只要美國不主動出擊,北韓金正恩政府只會保持「文攻」狀態如發表好戰言論,但不會主動挑起事端,令美國北韓不會從冷戰走向熱戰。
是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兩、三星期在外交上、軍事上有明顯的轉變,不再像選戰時那樣堅持「美國優先」並對世局不聞不問,而是一再出手。最矚目的自然是冒俄羅斯不滿直接攻擊敍利亞巴沙爾政權的軍事設施,加上對阿富汗用上威力僅次於核武的「巨型炸彈」,特朗普再動手攻擊桀驁不馴的北韓也變得有可能。

特朗普不會冒政治風險

然而,只要稍稍了解特朗普就明白他不是個狂人,而是個精打細算的「商人」,不會冒不必要的風險,行動、決定最重要的考慮是有甚麼「回報」,例如提升民望與支持度或改善形象。就以發射導彈攻擊敍利亞為例,當時的特朗普內外交煎,心腹顧問之間爭權,廢除奧巴馬醫保功敗垂成,阻擋非法移民入境沒有實質成果,不少人包括他的支持者已開始對他失望。若果特朗普再沒有甚麼有為的舉動,他很快會被視為弱勢總統,難以翻身。向敍利亞發動導彈攻擊可以證明他是合格的三軍總司令,有能力、決心作出「和戰」的重大決定,也不怕開罪跟他友好的俄國,這肯定有助建立他的強人形象。而且,動用巡航導彈攻擊敍利亞不損美軍性命,不怕敍利亞報復,實在本少利大,特朗普自然放手行動。
攻擊北韓卻是另一回事。要知道現時南韓駐有近三萬美軍,再加上龐大海軍艦隊,一旦美軍發動攻擊,北韓金正恩政權為了自保求存必然傾全力反撲,包括動用不成熟的核武攻擊南韓及駐韓美軍。到時肯定出現嚴重傷亡,特朗普及他的團隊才不會冒這個政治風險。
此外,北韓金正恩政權雖然是個「麻煩製造者」,對南韓及日本這兩個美國盟友構成重大威脅,但相對於伊斯蘭國或阿蓋達等恐怖組織而言,北韓金家政權自韓戰以來再沒有直接攻擊或挑釁美國,也沒有向外輸出革命或恐怖主義,只是全力自保,閉關鎖國。可以說,北韓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沒有影響,對美國人的生命沒有甚麼威脅,不管特朗普團隊、美國軍方、外交界對進軍北韓或來個regime change根本不熱衷,也不會付出大量美軍死傷的代價。

金正恩擺姿態力保權位

而在北韓方面,金正恩看似「狂人」,一再用非常極端的方法處理國內的政敵(例如以高射炮處決高官),又擺出好戰姿態,但實情金正恩跟其他獨裁者一樣只求保住權位,把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他辣手殺害任何可能威脅他位置的人包括兄長金正男就是典型例子。可是,主動向美軍或南韓發動攻擊招來的是全面的戰爭,原本的盟友包括中國也難以支持,結果極可能是金家王朝倒台,金正恩落得像伊拉克薩達姆或利比亞卡達菲般的下場,他才不會笨得來一場軍事冒險。
顯而易見,美國、北韓不管從領導人利益或國家戰略利益來看都沒有一戰的需要,都沒有進行軍事冒險的理由,令朝鮮半島從冷戰變成熱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