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堆填區 因沼氣拖延發展

前身堆填區 因沼氣拖延發展

【話你知】
葵涌公園前身是醉酒灣堆填區,一度因沼氣問題未能使用,但根據環保署回覆區議會資料,在2001年起公園沼氣已達安全水平,過去16年間錄到最大沼氣值僅30ppm,遠低於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檢測標準500ppm。但康文署屢因用地限制及財政考慮,長期未落實發展計劃。
民主黨葵青區議員吳劍昇希望,部門簡單修繕公園後,維持一個原始綠化環境,盡快開放予居民使用。

修復後工程限制多

環保署指,基於公眾安全考慮,開放已修復堆填區的任何部份讓公眾使用前,署方必須確保該等部份能安全地作有實益用途的發展。署方會繼續與康文署及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期望相關技術研究可盡早開展及讓工程早日動工。
本港有多個已修復堆填區,面臨工程限制,例如堆填區覆蓋層不可承受過重負荷,亦不能興建大型建築物。而康體設施亦不能妨礙承辦商進行日常修護工作,同時亦須採納一些防護堆填氣體風險措施。港府早前推出活化已修復堆填區計劃,讓團體申請使用已修復堆填區,至今共收到27份申請。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