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的英姿,再一次展現在我們眼前。這次真的在我們眼前,因為今年香港作為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的主場,將軍澳單車館內爆滿的觀眾,都現場目擊李慧詩比賽時的那股爆炸力和那份氣度。
自從她在倫敦奧運奪下獎牌之後,平地一聲雷,香港人人都識李慧詩。大家都很想知道她的成功故事,而她的故事也和其他成功的80後,故事基調大致相同,離不開「興趣+鬥心」。放眼環顧一些在自己的領域中有突出表現的年輕人,像林書豪、陳易希,他們很早就找到人生定位,都是因為有興趣和有鬥心。
李慧詩曾經說過,她出身基層,爸爸是小販。她讀書成績不錯,又很愛跑步,中三時學校推薦她參加「明日之星」計劃,她沒有信心能兼顧學業和運動,15歲就要面對人生這個重大抉擇。幸好,父母都支持她在運動發展,完成體能測試之後就讓她轉讀香港體育學院。
試想想,一個基層家庭,都希望子女能多讀書為將來改善生活。要順應女兒的興趣,讓她走一條充滿變數的運動路,這決定並不容易,李慧詩的父母卻做了。這就像把種子放在它喜愛的土壤裏,之後的坎坷和榮耀,都是後話。
尊重子女的興趣,口說容易,但現實未必很多人能做得到(除非子女的興趣是讀醫讀Law讀計量金融)。然而,興趣才是成功之本,因為越有興趣就越瞓身投入,越投入才會越練越精,越練越精自然能在那個領域發光發熱。李慧詩中三時作了那個大決定,不正是告訴我們這件事嗎?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