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6歲善心女捐出右肝(近三分之二個肝)救人,雖然手術順利完成,但康復之路漫長,因捐肝者有兩成機率出現併發症。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讚揚捐肝者大愛無私的同時,亦再次呼籲公眾捐贈亡者器官,這除可幫到更多病人,亦可避免好心人因要捐活肝而要面對不必要的風險。
死亡風險0.1%至0.5%
姚醫生表示,捐肝併發症包括內出血,肝衰竭、膽管、腸臟或肝血管問題,以及傷口感染等;另雖然被切除用作救人的肝臟會慢慢重新長出來,但有研究指出近一半捐肝者在手術後心理可能出現陰影包括擔心健康。
據資料,捐活肝者一般需留醫至少7至10天,停止工作6至8星期,身體需3至6個月才能康復,並很可能留下永久的外科疤痕,死亡風險則為0.1%至0.5%。
姚志謙醫生指出,捐肝者亦有可能因心臟衰竭致命,幸這機率並不高,但捐肝者手術後3個月內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傷口破裂及流血。
至於獲捐肝者雖然可重獲新生,但除了要面對與捐肝者類近的併發症之外,獲捐肝者更因為要終身服食抗排斥藥而令到免疫系統變弱,可能較易出現傷口感染甚至癌症,因此捐肝與接受捐肝者同樣需要受到小心照顧。
■記者李晟謙、周子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