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時裝絮語】
所謂七年之癢,經濟都有——每七年便大變一次。1982年落成至今的尖沙嘴利時商場,由貨倉變成90年代潮人聖地;2014、15年租金推到高位,去年卻丟空兩成二舖位,往日風光成追憶,跌宕好比過山車。在這裏守業17年的設計師梅謝夫(Jeff)輕嘆:「日本有裏原宿,香港也有利時。」
把時針撥前35年。80年代,馬郭志清及潘迪生陸續引入國際品牌來港,還有一眾本地設計師如鄧達智、張路路等冒起時,剛在嘉蘭圍小巷中落成的利時商場卻只是個貨倉。1997年前後,漆咸道南潮場百利商場大幅加租,新晉設計師轉移陣地。他們在這些只得百多呎的小舖,埋首衣車前,車出許多古怪又意念創新的設計,Jeff憶述:「曾經賣出一件設計成半件的西裝外套,你可以在這裏看到外面找不到的東西。」明星名人如張柏芝、李克勤也是常客。
貨倉變潮場 高峯期舖租4萬
Jeff在利時開設自家設計及製造婚紗店,歌德式元素及立體設計曾吸引不少明星客人如陳茵媺及謝安琪等。縮在百多呎小舖,卻可車出浮誇拖尾,利時舖位空間雖小,給思想發揮的空間卻大得很。「在這我不用遷就客人,我不需要給予你們認為需要的服務態度,用心去做好自己喜歡的工作 ,就是最好的服務態度。」Jeff親手製作每一位客人的婚紗,只為大家都滿意離開。受經濟環境影響,利時舖租在2014、15年間大幅增長,不少時裝租戶損手離場,「剛搬進來的租金是$14,500,最高𥧌加到$40,000。」鄰舖面孔換了數張,Jeff卻「留守」至今,只因場內仍然有昔時戰友相伴,「他們閒時會買雞蛋仔和魚蛋來聊天。」訪問當天,便見他到二樓的皮具店「打牙骹」,互相點評近期作品。翻看網上地產資料,現時四樓約65呎的舖位月租約$11,000,比Jeff當年租用時的租金水平更低,可惜不少本地設計師已轉行另覓生計。
走出香港 法國客人變引路燈
大型商場都愛以外擴建築「劃地盤」,最風光時的利時把門外的橫巷變身成自身潮場的延伸,歐洲潮人到這裏尋港式設計,Jeff的地盤也跨至歐洲,「我在這裏認識了法國客人,我主動問他,如果我來巴黎,你可否替我做繙譯?他們答應了,然後我做了16襲裙子,背着背包、買了機票,逐家賣裙。2006年,我在巴黎開店,甚至有自家時裝騷。」
Jeff的設計落戶塞納河畔的Rue Lagrange,加拿大也有門市,作品去年亦在日本時尚總覽(Japan Expo)走騷,獲當地媒體讚賞,誰又想到沒有設計與藝術學院背景、只憑多年自學的設計師與一家在尖沙嘴橫巷商場的店,能走出國際?「這地方對我來說很神奇,我覺得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
今日嘉蘭圍路口圍上鐵皮地盤隔板,預備大興土木,利時也多見經濟價格西裝訂製店和韓風小店,這曾經孕育本地時裝的神奇之地,可會再次發亮?
Dark Art
尖沙嘴嘉蘭圍利時商場1樓127號舖
記者:黃樂雯
攝影:伍慶泉、王國輝
編輯:梁浩維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