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詩人毋忘寫作另類治療帶來希望

陽光詩人毋忘寫作
另類治療帶來希望

【本報訊】抗病22年,患罕見視神經退化症的陽光詩人盧勁馳,前年初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籌款,展開為期半年的澳洲求醫之旅,得到當地脊醫診治後,僅剩的一成視力幸能保持,肌肉和神經痛症也得到舒緩。返港後這一年半來,他繼續由脊醫跟進治療。他現時努力用失明人士的復康方式來解決日常畏光的問題,也視頑疾為創作泉源,將會完成有關治療經歷的書集。
記者:劉秀蘭

出門必備太陽眼鏡、太陽帽和手杖這「三寶」的盧勁馳(38歲)說,這一年多來正努力用這些失明人士的復康方式來減低畏光的問題,希望保護着僅有的一成視力。初中開始視力已逐漸衰退的勁馳,20歲時,他的視覺和聽覺神經開始轉差。頸部不時抽搐、肌肉繃緊、神經痛症為他帶來不適,怪病纏擾多年,求診一直未能斷症和對症下藥,視力其後更僅剩一成。面對頑疾,他沒有退縮,努力學習凸字和電腦輔助軟件來求學,終在第5次會考中,成功考入香港大學且修畢比較文學的碩士課程。

由於視力障礙,他畢業後只能找到文職工作。視力減退沒有令勁馳倒下來,8年前他出版詩集《後遺——給健視人仕.看不見的城市照相簿》,以弱視官感描述獨特的城市景貌,訴說失去視力的不安。這些年,他都不甘心被疾病纏擾,一直尋求治療方案,最後找到澳洲的脊醫,進行與頭骨有關的脊醫療法。不過醫療費和逗留當地的生活費不菲,後來得到「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籌得善款,加上自己的積蓄,前年初由母親陪同下遠赴當地接受為期半年的治療。當地脊醫診治檢查後,發現他由頭骨至盤骨的骨架都如「扭毛巾般扭歪晒」,因而影響腦神經傳導。

回港後,勁馳重回之前的文職崗位,不過去年9月受裁員潮影響,失業至今。他沒有遺忘寫作的熱忱,以這5年來向外國問診和求醫的經歷寫成書,目前仍在修改篇章,以便找到資助和出版社。自知這場「戰役」漫長,勁馳不想長期依靠家人,近月已努力學習生活技能,煮飯和學做家務,不用已退休的雙親操勞。

不過,現時他每月約6千元的脊醫治療仍須持續進行,「keep住做治療有一定程度既效果,雖然康復進度較慢,但仍有作用。如果完全唔做,會痛到瞓唔到,神經痛到乜都做唔到」。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已轉交善款協助「盧勁馳」應付醫療及生活開支,惟其善款不足以應付其後的物理治療費用。請各位支持!關顧主任將繼續了解其情況,提供適切的支援。

「盧勁馳」暖流之友編號:C381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好人好事?即like蘋果基金fb: http://www.fb.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facebook專頁: 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