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3月26日高票當選後,僅16天已被國務院任命及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在電視看到習近平講話時小心地慢讀預備好的稿,這充份證明中央核心對下任行政長官的治港方針已closed rank,是清晰的,再沒有派別。這個清晰開局的姿態不容忽視,全港市民及各持份組織一定了解的。然而,各方對下任政府的取態如何則是後話。It takes two to tango,高水準交響樂團的融合就更不用說了。
撇開未來五年各項施政及細節不談,傳媒亦有察覺到中央領導的談話中沒有提到政改及民主化步伐,提到的只是林鄭月娥有反映民情對人大常委8.31決定的看法。本人的看法仍然是球在泛民手中,堅持推翻8.31決定及雙普選作為前置條件的話,則五年後的第六任行政長官仍然會由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那怕泛民及反建制專業選民進一步攻陷一兩個專業界別,到時的曾俊華2.0仍然拿不到601票。
已獲任命及祝福的林鄭就下任司局長及行政會議成員的組班步伐會加快。其實,遲早都要公佈的話,把既定人選早些放料讓公眾知道亦無妨,反正他們有知情權,亦可減少一些離地無厘頭的揣測。
交通運輸亂局應正視
至於香港急需解決的問題,當屬交通運輸亂局。交通運輸及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一向是一個亂局,然而,這個大亂局有惡化的迹象。
前兩年的大問題聚焦在多項大型基建項目的超時超支及呆滯不前,包括三跑的佈局及環評、港珠澳大橋的超時超支、高鐵的超時超支及一地兩檢、港鐵沙中線的超時超支等等。近期,連串嚴重工業意外進一步暴露了項目監管及本地勞工不足而須引入外勞引起語言溝通及有關的安全培訓問題。東鐵經常發生的搭客墮軌引起的傷亡及班次受阻或停頓對乘客引起的不便已成常態。像港鐵站般加建安全閘不是會解決這問題嗎?同一個管理層為甚麼不早作同樣的決定呢!
連日多宗地鐵發生的供電及訊號故障對乘客引起極大的不便,包括乘客要在黑暗的隧道緩慢地步行至下一個月台。頻頻發生的故障亦已由較舊的觀塘線伸延至將軍澳及東涌線,請問一眾高薪厚祿的營運總監、行政總裁及負責監管的署局官員,你們具備必要的技術及營運專業知識嗎?你們可稱職地承擔一個高壓、高人流、老化中的集體運輸系統嗎?地鐵車卡有沒有auxiliary power unit,可讓車長目視把車駛至月台疏散乘客或短暫開冷氣呢?
近期馬路及公路上發生的嚴重致命交通意外亦充滿惡化的迹象。平心而論,意外不只由各類不同的駕駛人士引起,同時行人亦有責任。引至意外的駕駛者包括公共車輛司機、職業及非職業司機,而眾多意外都是在鹵莽、罔顧安全及超速的情況下發生。此外,行人亂過馬路及在行人止步的道路上出現亦有引起意外。
近期,假日在郊區及港島南區及山頂窄路一帶結隊踏單車者眾多,亦有踏單車者失控撞向迎頭車導致身亡的個案。上述事件種類之多難以形容,要盡量避免意外,只可透過交通警察在路上執法及監察,對鹵莽及不安全用路人士引起阻嚇作用,有關當局亦應作負面宣傳。周末踏單車者亦應被鼓勵多用單車徑及減少在狹窄的山路與其他車輛爭路。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