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特會結束後不久,美國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駛向朝鮮半島,據稱是為應對朝鮮可能進行的核試驗或導彈試射。由於朝鮮近來動作頻繁,且一再挑釁剛上任的特朗普,因此華府改弦易轍,聲明不排除以軍事行動解決朝核問題。除了卡爾文森號之外,最新傳出可能再調動駐守日本的羅納德列根號核動力航母,與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馳援。如消息屬實,這乃是韓戰以來最為龐大的軍力展示。
「剛好」韓國內部面臨政權交替,朴槿惠的提前下台,讓此次的倉促改選平添了許多不確定性。目前,本來支持度大幅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已經被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追上,各家的民調結果顯示都相似,雙方正在五五波的拉鋸。據歷史經驗觀之,某些稍有民望的候選人到最後會退選,如2012年安哲秀宣佈支持文在寅,整合為進步與保守陣營的兩強對決。不同的是,由於保守陣營受朴槿惠連累,這一次是在野進步陣營的兩強對決。
根據調查顯示,在自認為進步陣營選民方面,文在寅大約有五成到六成之間的支持,安哲秀大約有兩成;在自認為保守陣營選民方面,文在寅約有兩成支持,安哲秀約有四成;在自認為中間選民方面則是三成對三成。這樣的結果其實不利於文在寅,因為其他候選人多屬於保守陣營。一旦棄保效應發揮到最大,亦即因為保守選民無法接受文在寅,也不再支持執政的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准杓,安哲秀就可獲利。
由於文、安兩人色彩相近,當中決定誰是青瓦台新主人的關鍵因素,可能是外交議題,也就是哪位候選人有能力處理對美中朝三邊關係。這可以從最近韓國政客們的言行看出,首先是安哲秀,他在去年曾主張薩德公投,藉此攻擊朴槿惠政府,但現在已表態支持;文在寅則把問題推給國會,認為薩德部署要經過國會審批,並將安哲秀定位為保守勢力的代言人。另外保守陣營更是操作薩德不遺餘力,如自由韓國黨企圖把文在寅與朝鮮、中國做聯結,讓選民對這兩國的不滿移轉到文在寅身上。
韓國重回美國懷抱
從《民族日報》最新的民調也可以看出,外交變成區別兩人的重點。支持文在寅的選民有約48%強調與中國合作,約39%傾向美國。安哲秀的支持者則有約58%強調與美國合作,約30%傾向中國。若不問支持的立場,則有約51%的民眾選擇美國,約36%選擇中國,這和兩年前的民調剛好相反。2014年調查顯示,約58%的韓國人選擇與中國合作,約34%選擇美國,顯示在平壤不斷進逼、北京過度操作限韓後,韓國又重回美國的懷抱。
這讓人不禁想起1996年的台海危機,同樣是在導彈威脅下,美軍派出航母戰鬥群維護和平。那時台灣的總統大選結果,是由國民黨李登輝當選,他除了囊括保守勢力的選票外,亦成功地吸收反對勢力民進黨的選票,而傾向中國的統派候選人則遭慘敗。事後回顧,可以說李登輝的最佳助選員就是北京政權。如今,韓國也面臨極為相似的局勢,文在寅雖然想把選舉主戰場,拉回燭光革命後的內政議題上,但正如前述,他的政策論述與安哲秀差異不大,最後還是得看外交。現在韓國的選情可說是在金正恩的一念之間,不知道這次他會是誰的最佳助選員?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