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證監跨境執法有難度

港證監跨境執法有難度

【本報訊】是次流傳假公告的內地股評網雪球,及屢次點石成金的格隆匯,屬煲起2015年港股大時代的重要推手,但股評家被指涉利益衝突,專家亦質疑若於內地干犯不當行為,港證監束手無策。

假消息有蔓延香港趨勢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昨表示,深港通開車之後,內地有心人在網絡發佈假消息的歪風有蔓延香港的趨勢,而內地炒港股的股評網影響力亦越來越大,不排除相關怪事會陸續有來。
雖然中港證監於推行滬深港通時,簽訂監管備忘錄,協助對方調查市場不當行為,但至今鮮聞成功制裁內地投資者違反香港規則的例子。反而去年底內地「最牛散戶」唐漢博透過滬港通,跨境操縱共6隻內地股票,非法獲利2.9億元人民幣,香港證監會協助中證監調查,反被唐提出司法覆核,難怪有市場人士認為,香港證監會「一過羅湖橋就束手無策,簽咩協議都冇用。」
格隆匯、雪球等在2015年首季曾多次推薦港股,馬上獲北水追捧,被譽點石成金,但不乏大升大跌者,例如數字王國(547)、琥珀能源(090)、晶門(2878)等。其中格隆匯創辦人陳守紅本為證監會持牌人,以假名推介港股,業界質疑陳有否欺瞞僱主,屬「遊走灰色地帶」,但無損格隆匯捧場客熱情,包括「低調殼王」高振順父子,傳曾計劃安排它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