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昨公佈2017/18學年教科書價格,整體價格較去年上升2.1%,升幅為7年來最低;電子教科書則有六成價格維持不變,整體增幅平均0.6%。有書商指近年經營環境差,「(出版社)承擔唔起改版成本」,再加上需集中精力處理2019/2020年大量課程修訂,以至不少教科書未有改版,令加幅放緩。
電子課本減幅達17%
教育局昨日公佈新學年適用書目表,為平衡印刷課本價錢而力推的電子教科書,其適用書目表亦一併公佈。局方指,新學年教科書價格的整體加幅為2.1%;電子課本則約有六成課本價格維持不變或下降,有小學電子教科書減價幅度更達17%,整體增幅平均為0.6%。
翻查資料,2016年實體教科書價格升幅為2.3%,2015年及2014年分別是3.5%及3.2%,本年2.1%加幅屬近年新低,惟仍有部分教科書加幅偏多,如英利音樂有限公司的《全新Do Re Mi》、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的《香港中學文憑新互動地理》,就分別加價5.2%及4.7%。
教育局昨撰文指,多年來致力推行穩定課本價格措施,如2014年落實「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政策,避免出版商把開發教材成本轉嫁家長,本年起亦增加電子教科書送審期,預期更多電子教科書可通過評審供學校選用;鑑於電子教科書可省卻印刷及課本存倉等成本,價格下調空間比印刷課本為大,變相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導師出版社社長石國基則指,業界經營困難,面對學生人數少、開辦科目少,傾向減少改版書目;石又指,2019/20年亦有多科修訂課程,不少出版社寧集中精力、資源處理未來的改版,故本年未推新版教科書,令本年書價升幅溫和。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