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星期三,場地單車世錦賽在香港揭幕。我想說的是:對香港單車隊員來說,今次可能是一世人唯一讓親朋好友主場見證自己出戰世錦賽的機會。對李慧詩媽媽來說,今次可能是她唯一不用追看電視新聞,都能親身緊貼女兒賽果的罕有機會。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是唯一在屋企門口主場看世錦賽的機會。這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時刻。倫敦知道,所以去年積極宣傳。英國單車聯會於去年世錦賽前12日宣佈,一連五日共12節門票九節售罄。我想問:為何截至開鑼前24小時,香港世錦賽五日共10節(每節不足2,000座位)只得一節爆滿呢?
數字不騙人。上周三晚上8時20至23分,我登入官方售票網站查看情況並存底。我只記得,那是令人氣結、不忿與心痛的三分鐘。除最後一節外,每節都有位剩,以下是當時順序10節剩餘座位數字:1,577、1,332、1,570、1,048、周五假期開始剩1,468、595、1,299、496、下周日剩1,436、26(輪椅位),共剩10,847張。以10節不足兩萬張門票來計算,當時售票率不足五成。六日後至周二下午三時,每節仍有1,495、1,149、1,485、752、1,271、105、1,155、61、1,315與24(輪椅)座位,賣剩8,812張門票,總空凳仍接近一半。我不怪總會負責辦賽事的專業人士,我怪負責宣傳的人。賽前一周屬賣票關鍵,此等宇宙級宣傳六日賣2,035張門票,多謝晒。你對得住長年累月離鄉別井、難得主場比賽的單車隊嗎?說到底,香港運動員deserve better。最後我希望大家買飛,撐自己人。
文: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