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 - 李純恩

以貌取人 - 李純恩

這天看一個朋友在網上寫:一個人的閱歷到了一定程度,是可以「以貌取人」的。
「以貌取人」的貌,除了長相還有眼神和言談舉止。閱歷深了,各種各樣的人都見過,什麼樣的面相都遇過,各種類型的言談舉止,看多了自然會得分類,大致上你會將一個人分到「可信類」和「不可信類」,前者你有跟他做朋友的可能,後者避之則吉。
見得人多了,說幾句話,或者一個眼神,都令人在感覺上得到一個提示,這個提示令你決定是否還要跟對方繼續交往。這種感覺並不是一時興起的,而是閱歷積累出來的偏見。不要一聽偏見就覺得不好,偏見其實都是由經驗產生的,是經驗的積累,也是對某一類人的警覺。所以許多時候,偏見可幫你避免不少麻煩。
所以也不要強調對人「一視同仁」,有些人的相貌告訴你不可能對他「一視同仁」。這不是「相貌歧視」,而是有的人長成那樣真的靠不住。因為「相由心生」,你看看現在中國抓起來的貪官,似乎都長得一個模樣。閱人多了,就會從細微處看人模樣,內心再如何刻意隱藏,卻總會在言談舉止和眼神中露出些端倪,閱歷廣了,對這些端倪便特別敏感,是好是不好,馬上就會留心。
壞人當然要避,好人也不是個個可做朋友,相信自己的觀察和閱歷,儘管「以貌取人」,你雖然不是睇相佬,也很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