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跑填海疑用假砂毀環境

三跑填海疑用假砂毀環境

【本報訊】有環團及多名立法會議員近日接獲告密信,稱三跑填海工程涉以會使海水污濁的機製砂取代天然海砂,甚至有材料供應商為降低成本,更疑改用混合石粉及沙泥、不可用作填海的「黃花砂」,或涉走私及欺詐。機管局回覆稱未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情況。
成本達562億元的機場三跑填海工程去年8月展開,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表示,近日收到多封告密信,稱工程因內地禁止開採海砂,令填海物料不足,上月起涉改用由石頭打碎、含懸浮石粉的機製砂。

天然海砂倒進模擬海水後迅速沉底,水質保持清澈,機製砂則含大量石粉,令水質變得混濁。許頌明攝

含石粉令海水混濁

他指出石粉密度低不會沉底,用於填海會令海水混濁,直接破壞海洋環境,或違反環保許可證中細顆粒含量不能多於10%的規定。同時,多名立法會議員包括姚松炎亦收到自稱是填海工程地盤監督工程師告密信,稱機管局要求機製砂要先洗水去除石粉,以符合環境許可證要求,令成本上升,每立方米由70元升至120元。
信中稱有填海材料供應商疑為降低成本,涉改為以不可用於填海、混有石粉及泥沙的「黃花砂」取代洗水石粉砂,並以普通石粉遮蓋假砂訛稱是「碎石粉」輸入口,一度被揭發拒收,但仍趁天黑運到填海區域傾倒。姚松炎指出,上述行為在刑事上或涉走私、詐騙及違反環保條例,民事上亦涉毀約,促機管局交代事件,今日會於立法會三跑小組委員會上跟進。
機管局回覆指,早在填海規劃招標文件已計劃使用包括機製砂等不同填海物料,對所有填海物料的質量及來源有嚴格要求,有檢測機制確保符合環境許可證明等相關規定,承建商必須提供來源證明,並稱至目前為止未有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情況。環保署回應指為保護海水水質,三跑工程的環境許可證對填海砂的品質訂下要求,用於砂墊層砂料的粉塵含量不能多於10%,並必須於施工範圍外設置淤泥屏障。環保署亦有抽驗砂料,截至今年三月沒有發現有違反上述要求的情況。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