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底滙豐傳出裁減120名香港資訊科技部(IT)員工,當時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裁員,並否認有第二輪裁員。不過,有滙豐合約制IT員工現身說法,稱最近多名同事續長約時,合約期由以往1年減至3個月,內部傳大部份員工在9月合約到期時將不獲續約。目前滙豐在港的IT合約員工約有1,000名。
記者:梁偉聰 陳洛嘉
滙豐回應本報查詢時,未有正面回應是否縮短合約及9月不續約的傳聞,只否認會裁員1,000人,強調與承包商的合約條款及細則會視乎項目要求而定。
IT後勤部門或搬內地
上月底滙豐裁員消息傳出後,IT部人心惶惶,尤其是合約制員工。Samuel(化名)早於2013年加入滙豐,是現役IT部合約制員工。他接受本報訪問時指,以往滙豐每次續約均簽1年,但最近多名同事續約時,合約期由1年改為每次3個月,內部盛傳是為了令所有合約員工的合約於9月底前完結,而屆時將不會再續約。
Samuel續指,現時滙豐IT員工達4,000多人,其中四分一為合約員工,很多同事均擔心3個月後能否獲續約。他坦言,目前雖仍未從上級得到正式通知,但其實滙豐早有意將IT後勤部門搬到中國大陸、印度等地,「因為當地IT人工只係香港十分之一」。
從事IT工作多達15年的Samuel又直言,自己經歷過沙士及金融海嘯,當時更試過失業半年多,反觀今時今日的經濟環境遠比當年好,樓價亦不停向上,滙豐做法只是「大公司想賺更加多嘅錢。」
縮合約令員工失信心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表示,自己未聞滙豐9月份不向IT部門續約的消息,但對於縮短合約期,就坦言不利公司運作,亦令員工失去信心。他續指,香港大型企業將IT部門搬離香港的做法不智,自2000年以來業界經歷數次周期,「搬走咗發現項目處理得唔好,再搬返香港,又再搬」,最終得不償失。大企業亦應肩負更多社會責任,而非「口講支持創新科技,轉過頭就炒人」。
雖然滙控(005)早已計劃年底前全球裁減2.2萬至2.5萬個職位以削減成本,但其實香港區員工表現一向標青。去年底滙豐香港區稅前盈利達80.68億美元(即約629億港元),但歐洲及拉丁美洲「見紅」,故單是香港區所賺,已超過全集團所得稅前盈利(71.1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