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度大熱的Makita CL107($1,240),以其輕巧的設計與超強的吸力,曾一度被人冠以Dyson Killer之名;「花名」當然 可以任起,現實是上月底肥通就此機作測試報道;由於原機帶了點裝修師傅工具用機設計,對於「微細塵粒」的防塵漏功能,可以說是全無,的確令「家庭類」用家帶來不少麻煩。肥通亦是其中用家,就改進此機的效能,曾到網上搜集資料,最後鎖定了一件名為「日本Ryobi吸塵機過濾管配件($329)」,據稱在機身加裝後,能防止大部份塵漏問題發生!
話說Ryobi在日本是一間手提式電鑽、電批生產商,與Makita是類似的存在;而Ryobi吸塵機過濾管配件的原身設計,是專為他們所開發的手提式吸塵機所用,只要連接於機身與喉管之間,就會成為一個外置式塵埃收集箱;源於內裏管道呈特別的角度設計,被吸入的風與垃圾,會形成一度「旋風」,其好處與一些「防塵漏式」吸塵機類似,就是以旋風帶動出一股離心力,令大小塵粒,都盡量保留在配件的透明垃圾收集槽之內。而且在日本有網上用家,表示Makita吸塵機在加裝後,還有吸水的功能!需知道市面上一般附帶吸水功能的吸塵機,可是要逾二、三千元以上的價位!故此肥通亦馬上自購了一部,看看能否令CL107資源大增值。
開始試裝,馬上迎來第一道問題!由於「吸塵機過濾管配件」的原設計,是為Ryobi吸塵機所專用;其設計獨特之處,是與機身喉管接口連接位,有一點偏細情況,所以在加裝機身時,會有過鬆而出現自動脫落問;而解決方法,網上教學是用透明的「封箱膠紙」,肥通則改用了鴨寮街隨處買到的「透明膠膜」(設計與保鮮紙相類,只是厚一點;主要功能是用作包裝物件使用,韌性更高),而且發現吸附力要遠較「封箱膠紙」為佳。
安裝妥當後,第一項進行測試,是過濾「微細塵粒」效果,方法是180g滑石粉放入膠盒之內,然後以加裝「日本Ryobi吸塵機過濾管配件」的Makita CL107作吸塵測試;過程中仍能以肉眼看出,吸塵機出風口還是有白色微細粉末噴出,不過相對上回報道測試,感覺已經是少了一點。為了量化其成效,肥通在最後還將收集箱內的滑石粉過磅一次,秤出重量為146g;換算下來,在整個吸塵過程中,大概流失了19%滑石粉!第一點需知的,是在上一次與Dyson吸塵機比拼測試報道中,Makita CL107對這類微細粉沫的過濾效果,可以用直入直出形容,機內塵袋基本沒有過濾功能,現在的確改善多了,不過當然還未達致一個令人滿意的水平。
第二項測試,肥通會模擬倒瀉了粗粒魚糧在地上;塵粒的大小設定,約為綠豆般尺寸,亦有點似家居常見的「貓砂」。測試原因,是加裝外置式塵埃收集箱後,看看會否影響到對大型垃圾的收集能力。測試一開始,吸入效果相當不俗,完全沒有阻塞情況出現,事後再檢查機身塵袋,除剩餘了上回測試的滑石粉外,一粒魚糧都並未能在機身塵袋中找到,所以每一顆魚糧,也被外置式塵埃收集箱儲起來了,效果是令人滿意的。
為了測試其對大型物件的吸入能力,事後還進行了一次相類的撕碎紙測試,最後發現如果是指甲大小的碎紙,外置式塵埃收集箱會有不俗的收集能力,但如果達到「麻雀」的大小,才會出現塞喉管的問題。
最後的終極測試,當然是令手提吸塵機資源大增值的「吸水功能」!測試是裝上一小桶水,然後直接試吸;開初效果令人相當滿意,一桶水在幾十秒內已完全吸入了外置式塵埃收集箱,而且肥通在收集箱「MAX」的警界線前已停機,而且在過程中,摩打亦沒有發出因吸水而出現怪聲,開初時肥通都以為是大成功;不過最後打開吸塵機機身,發現塵格閘口位,與吸塵器入口位有大片水迹,不過可幸是塵袋及機身內部還沒有被弄濕,所以對於吸水功能,都是不用為妙。
到這一刻 大家可能有點疑惑!這款「吸塵機過濾管配件」是否只能對應手提式吸塵機?就這方面的問題,肥通亦進行了一項測試,發現普通吸塵機在安裝上完全無難度,不過偏細的喉管問題,仍是要以包上膠膜作解決;開機測試,感覺吸力明顯更強大,吸入大型塵粒時,所做成的旋風效應更強大。大家可能會問加裝後的最大好處是甚麼?簡單理解是塵箱變為外置式,令收集塵粒的多少變得一目了然,而且還可以拆下來清洗,如果家用的吸塵機是舊式的紙袋或布袋設計,還可以減少其損耗量及清洗周期,需知它可是有相當於81%的塵埃收集能力。至於吸水能力問題,大量吸入是不可以,但如果家有雨天漏水的問題,它還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唔會令吸入的水直達摩打;當看見有水吸入時,還可馬上停機;但是否值得以$329購入,讀者則需按自己的需要而考慮。
查詢:友和Yoho(觀塘巧明街112號友聯大廈6樓)
記者:朱崇德
攝影:王國輝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