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員16層樓高「揸塔」

操作員16層樓高「揸塔」

【本報訊】貨櫃碼頭一直予人神秘感,夜晚燈火通明,鐵欄內堆滿貨櫃,24小時無間斷運作。記者走入現代貨箱碼頭,解構控制中心、各種機械的操作之餘,亦找來業內人士解答碼頭傳聞,包括打風前網上經常流傳的「碼頭消息」。

司徒錦源每天登上16層樓高的岸邊起重機工作。

打風時「掃平」貨櫃

每次打風,網上都瘋傳船公司或貨櫃碼頭的颱風消息,到底碼頭是否會早一步收到掛風球的消息?現代貨箱碼頭的控制中心負責人殷栢恒聞言微笑道:「我哋唔會比其他公眾人士早啲知道幾時打風。」他稱貨櫃碼頭也只是根據天文台公佈的資訊去部署。
殷栢恒表示,如果預計即將打風,碼頭盡可能幾日前開始準備,安排船隻停泊或離開,以帆布帶等工具鎖住貨櫃,岸邊起重機亦要「抓結」(即用鎖固定於地面)。堆場中的貨櫃擺放亦有不同,平時貨櫃排列有高有低,打風時會盡量「掃平」(leveling),即貨櫃以相同高度堆叠,避免食風吹倒。
碼頭最引人注目的機械,必數岸邊起重機。現代貨箱碼頭機械操作員司徒錦源介紹,岸邊起重機有16層樓高,俗稱「塔」。操作員必須行經高空通道走入控制室,再踏過玻璃與鋼架交叠的地板,可見「揸塔」基本條件是不畏高。
早年另一碼頭營運商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曾爆工潮,外判工人大吐苦水,食飯、如廁均在高空控制室內完成。在碼頭工作多年的司徒錦源道出入行常規,各種機械均須考牌,培訓模擬操作考試約一個月,計及津貼、入職起薪點2萬元。工作24小時輪更制,分三更、每更8小時。至於食飯、如廁,他指在現代貨箱碼頭會去飯堂;如廁可通知上司,「有van仔兜我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