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由今起一連九天進行全港單車安全執法行動,提醒市民騎單車時注意安全,並會在未有任何警告下檢控違規騎單車人士。「鐵血女車神」黃蘊瑤(Jamie)2015年退役,不過她沒有離開相伴她多年的單車,反從「鑊場」(室內單車場)踏出單車徑,今次從另一角度體驗香港單車文化,教識大家留意單車安全。
記者:洪量丰 攝影:王子俊
「我認為自08、09年起,單車於香港漸漸普及,而Sarah(李慧詩)於倫奧奪牌後,不但是比賽的場地車多人接觸,連單車徑上也多見一家人出遊。」黃蘊瑤以往常於內地練習,坦言每年留港不足30天,但每次返港都會按教練指示到單車徑踏車「鬆腳」。退役後卻多了時間與朋友結伴輕鬆踏車出遊,「現在以郊遊心態踏車,有時會與一班朋友到欣澳、新娘潭等地方,始終有『鐵腳』相伴比較安全。」
Jamie認為相比以前,港人踏單車的安全意識和禮儀都有所改善,「現在晚間出車的風氣盛行,車手會戴頭盔,依法例行車,車身也配有車鈴、前後燈和反光板。另外市民也變得禮讓,過車時會示意,技術較差者亦會有意識讓人過頭。」不過,Jamie認為港人邊聽音樂邊踏車的習慣危險,「兩耳戴上耳機會不專注路面情況,有車輛從後而至也不留神。」
籲車友加強維修意識
另外,大眾對單車維修的基本知識有待改善,「很多人不懂檢查單車,例如出車前要檢查氣壓等,能保障個人安全。」
有人提倡香港轉型成「單車城市」,建議增建單車徑,希望大眾改以單車代步。Jamie歡迎此想法,「於公路踏車始終較危險,汽車氣流大,貼近易生意外,而且馬路側有很多玻璃碎和石碎,單車容易爆胎。如於單車徑上踏車則安全得多。」但她認為香港人多車多,實行有難度。
近日網上流傳「極短單車徑」等相片,Jamie笑言亦有聽聞,但亦讚賞單車徑的設計已有改善,「以往單車徑鐵柱當路障,但現時改用膠柱,加上現在對頭行車線中央設分離帶,保障行車者的安全。」
評述世錦賽惡補賽例
Jamie在2010年亞運負傷奪銀的畫面大家仍歷歷在目,她笑稱退役後沒想過復出,今次她將以評述員身份參與世錦賽,雖已數不清征戰世錦賽的次數,但改變角色有點緊張,會以專業知識補救:「我有時會『食螺絲』,之前我已經報讀裁判班補習賽例,但今次評述舊戰友總會緊張,幸好我熟悉港隊的戰術,又明瞭外國運動員的個人風格。」Jamie看好李慧詩三個項目都有機會奪牌;梁峻榮也有機會於捕捉賽得獎,期望港隊能主場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