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癌能夠治癒嗎?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癌能夠治癒嗎? - 張淑儀

收到一位讀者來函,問西醫治療能否保證消滅每一粒癌細胞。西醫治療成效,是根據醫學研究的結果而發佈的。當然,醫學研究是統計總體數字,對於某一位病人的情形,只可以估計他/她的治癒率,而不是摸水晶球,看到個別人士的未來。
西醫治療的成效,是隨着醫學科學發展而有所提升。二十世紀,人類對癌症的診斷都只限於顯微鏡下的細胞動態,而治療亦只懂得手術切除。但經驗告訴我們,就算局部大範圍切除,癌細胞都可以離開原發地,通過血液或淋巴循環,跑到遠端器官繁殖,成為擴散性癌症,影響內臟功能以至衰竭及死亡。
隨着醫學進步,手術治療之外,六、七十年代發明了電療及藥物輔助治療,發現可以減少癌症復發。八、九十年代,新的手術嘗試,早期乳癌採用乳房保留結合電療及前哨淋巴手術,亦發現乳癌痊癒率不會降低,和復發率不會增加。千禧年代,實驗室的研究,對於乳癌細胞的生物及分子特性,都有進一步的破解,從而成功研發針對性的藥物,可謂有科研的新方向。現在是綜合治療的年代,結合手術、電療及藥物治療,以達至更佳的抗癌效果。同樣大小的癌症,它的特性都不一樣,所以稱之為「個人化治療」。
一個世紀以來,乳癌10年存活率,由兩成提升至現在超過八成,確實是幾代醫學科學家努力的成果。所有數據,都有嚴謹的實驗證明,而不是信口開河,或良好願望,這正是西醫學獨特的地方。
話雖如此,我亦明白患病者的恐懼,及會出現的悲觀情緒。就算零期、或第一期的病人,都有死亡的個案。那患了癌症,又怎能不擔憂呢?從積極方面思量,人均壽命長了,身體機能出現毛病或變壞的可能性都會增加,預防癌症措施及健康身體檢查,都成為生活一部份。患上癌症,便要面對現實,有戰勝癌症的勇氣,加上家人、朋友及同路人的支持,便能在抗癌路上克服困難。有樂觀的態度,才可提升自身免疫細胞的功能,對抗癌症。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能夠每一天都生活得有意義,留下美好的回憶,我們便是推動社會前進,作出一分貢獻。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