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樓宇維修近年不斷出現天價工程,小業主任由宰割。但原來政府作為公屋大業主,擁有一份包羅所有維修工程市價的「天書」,卻一直只供內部參考。若以「天書」內的價目與涉及圍標的私人樓宇維修標書比較,顯示標價比市價高出一倍多。反圍標聯盟認為,政府應將「天書」公開給小業主參考,令無良承建商不敢亂開天價維修費。
據傳真社報道,房屋署內部一直有按過去公屋工程維修費實際水平,定期編制一份稱為「天書」的物業維修價目表,內容涵蓋搭棚、石屎、喉管、外牆砌磚、油漆等超過15,000項工程的價目,用來評估承建商入標價是否合理。
團體籲公開予市民參考
傳真社取得2013年及2014年版的天書,聘請測量師用天書的價目評估部份私人樓宇的維修標書。其中涉及圍標的沙田翠湖花園維修工程,中標價為2.63億元,但按「天書」價目再加上百分十五利潤,計算出來的工程費只需1.09億元,只等於中標價四成。當中平台防水工程,標價要2,244萬元,天書估價則只需240萬元,相差超過9倍。
正進行維修的銅鑼灣愉景樓,承建商中標價為3,428萬元,每戶須合資近20萬元。但測量師按天書估價計算只需1,367萬元,平均每戶須付約8萬元。當中地下大堂地台採用的雲石,標書每平方米收1,800元,而天書中最貴的純天然雲石都只需985元。
反圍標聯盟發言人趙恩來指出,政府一直聲稱並無收集樓宇維修工程費的數據,就算有協助舊樓維修進行獨立估價的房協及市建局亦拒絕公開數據;但房署確實擁有物業的維修工程價目的數據,用來評估承建商入標價,防止圍標。目前樓宇維修「圍標」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小業主不知工程市價,難以格價,政府只需將房署的數據公開,或將資料簡化後供小業主查閱,令無良承建商知道小業主掌握市價,就不敢亂開天價維修費。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