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4月6日)是免費電視台ViuTV的啟播日,轉眼間已一周年。ViuTV講求創新,其開台重點節目《帶住矛盾去旅行》一度成為城中熱話。一年後,ViuTV總經理魯庭暉認為,節目要吸納不同層面觀眾,製作時要「掛狗頭賣羊肉」,需要有不同的創新和傳統「糖衣」包裝,讓觀眾易入口;未來一年亦會多作嘗試,期望可以「個餅愈造愈大」。
記者:張文鈴
開台一年,魯庭暉頭上添上幾分銀白。他向記者表示,12年免費電視牌照就如一場馬拉松,形容過去一年表現「暫時OK,岩岩開跑,未仆係度,繼續跑緊」。ViuTV開台以「創新」行先,至今亦然,他說:「我哋發現創新係有一班觀眾,佢哋中意新野,同一時間發覺另一部份觀眾需要一啲習慣咗嘅嘢,令佢哋感覺易入口」。
他舉例指,新節目《兩面不是人》是用「傳統包裝創新」,「搵兩個100%血統嘅印度人,但未去過印度,同時又搵兩個唔係印度人,但非常熟悉印度同印度話,之前一齊去印度」。他稱,「都幾好笑,啲印度人以為係鄉里唔呃個兩個印度人,反而呃另外兩個唔係印度人」。他坦言「放印度人係prime time(黃金時間)都係要有啲糖衣包住」。
魯表示,當初開台行創新路沒有錯,又指不同階段亦需要創新,強調創新是「回到起點,但不回頭」。他解釋「創作好多時係諗完又諗,可能要去返起點,由頭諗過」,但回頭意思是不需跟從之前製作的節目模式,只需毋忘初心去創作,否則好易被之前做過的事捆住自己創作力。他又認為,現今香港電視業生態正在轉變,過往可能依靠傳統收視率作參考數據,惟現在反而關注「網上有冇noise」。
他介紹,另一新節目《林雪金曲》是一個5分鐘的音樂節目,凌晨12時半播放,指由林雪主持或會吸引「啲人係想睇林雪講粗口或講野得意,其實又係狗頭」,希望可以藉此將音樂帶給更多觀眾。同時他作出新嘗試,於晚上11時在網上提早播放節目,「簡單嚟講係digital睇快過電視機,我又試下做個測試,11點幾啲人狂上網,寧願啲人睇完知道首歌,之後啲人係電視度睇到又會笑一笑……可能半年唔work又改返呢」。
他認為,ViuTV並非只是個免費電視台平台,「依家有4成製作是同出面公司合作……既然我有平台有資源,希望起(成功)嘅唔只係自己製作團隊,如果個間公司做得幾好,不如幫佢建立一個節目系列」。他仍相信要「造大個餅」,「唔係一年,係要種麵粉,同多咗製作公司合作,慢慢先多節目,個場(電視業)先旺」。
對於外界關注ViuTV的收視,他表明「冇乜點理過收視」,原因是明年將轉用一個新的跨平台的收視計算方法,可收集觀眾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腦等資料,同時統計戶數增至1,000戶,「希望到時睇到有進步啦」。對於與大台TVB和下月開台的新免費電視台奇妙電視競爭問題,他僅說:「各有各做啦!」又指若製作節目時只抱追收視,就如「渾水裡面互相追逐」,他反之更期望香港影視創作能夠達到國際水平。他又透露,未來增加製作和創作方面人手,但拒透露增加數目。
九龍倉集團可能於5月底放棄有線電視續牌,屆時本港持有收費電視牌照僅存電盈媒體(Now TV)。有科技業人士認為,互聯網發展迅速和普及化,網上電視(OTT)出現更令經營電視業者面對虧損問題。有學者則指,傳統收費電視趨式微,觀眾轉投網上收費電視。
根據通訊辦資料,本港有3間公司取得收費電視牌照,包括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無綫網絡電視有限公司及電訊盈科媒體有限公司。不過,TVB旗下無線網絡電視今年初已向商經局申請交還牌照,而九龍倉集團早前亦宣佈不再為旗下有線電視投放資金,更可能在5月底有線電視牌照到期時放棄續牌。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傳統收費電視主要為觀眾提供體育、新聞、兒童和成人台節目服務,惟近年互聯網發展迅速和普及化,市民可從網上免費收看相關節目和吸取資訊,因而傳統收費電視需求減少。他又指,現時港人觀看電視的模式,不再是以往跟隨電視台的節目時間表收看,而是因應觀眾個人需要轉變,「可以幾時想睇就睇,或者可以睇睇下暫停,做下自己嘢之後再睇」。
他認為,本港收費電視盈利受到明顯影響,其分水嶺是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於2014年推出網上電視,「當時拎唔到免費電視牌,推OTT出市場後有啲變化,咁當時係唔成熟,但依家(市場)唔同啦」。他稱,正因王在港推行OTT,令樂視、Netflix等過崗龍發現香港OTT市場的潛力,相繼來港發展,成為傳統收費電視的競爭。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認為,市民以前看電視沒有太多選擇,只有兩個免費電視,故部份人會選擇專門提供體育、資訊和電影的收費電視。但隨網絡普及,絕大部份的體育、資訊和電影已能在網上收看,而且是免費。他又提到,傳統收費電視一般月費約200多元,而OTT收費相對較便宜,月費約78元(10元美金),「有得選擇之下,客戶唔會想交高昂月費」,因此吸引市民轉看網上收費電視。他預計,傳統收費電視將愈趨式微,而觀眾群亦愈來愈少。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網絡普及是令收費電視沒落的主因,以往觀眾購買收費電視是因為電影和資訊,惟現今網上資訊免費無限供應,「依家呢啲網上都有,市民免費獲得嘅娛樂太多,(傳統收費電視)要有獨特地方先有市場價值,先說服到客戶買」。他認為,收費電視未來趨勢將轉向網上,但競爭不再是單一同業,而是整個網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