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5綠化地擬建逾萬伙人口增3萬 區議員憂逼爆

將軍澳5綠化地擬建逾萬伙
人口增3萬 區議員憂逼爆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不斷改劃土地用途建屋,主力向社區設施或綠化用地「開刀」,最新建議把將軍澳5幅「綠化地帶」土地,改劃為住宅用途,興建逾1.1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新增人口多達3.1萬人。西貢區議員指目前將軍澳人口已多達40萬,再「插針式」建公營房屋,需先解決社區設施及交通配套等問題,否則將軍澳勢必「逼爆」。
記者:譚靜雯

政府指該5幅綠化地未發現具存護價值的地點。林寶益攝

為解決住屋問題,現屆政府於全港各區覓地建屋,更將綠化地、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GIC)等改劃為住宅用途。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5年開始委聘顧問就將軍澳9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進行研究,範圍包括交通、生態和空氣流通等。
西貢區議會文件顯示,政府委託顧問的初步研究結果,建議先發展將軍澳5幅「綠化地帶」土地,包括將軍澳村以北、影業路以西北、昭信路以南、魷魚灣村以西及香港電影城以東,全部建議發展公營房屋,最高地積比率一律為6.5倍,預計可提供約1.1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容納逾3萬人。
5幅擬改劃為住宅用途的綠化地,以鄰近寶琳的將軍澳村以北用地最大,面積約3.94公頃,改劃後可建約3,700個公營房屋單位;其次則為百勝角路電影城以東的綠化地,預計可建約2,900個單位;至於昭信路以南的綠化地僅0.46公頃,毗鄰新寶城及煜明苑,改劃後估計只可建一幢公營房屋,提供約560個單位。
政府指5幅擬改劃的綠化地屬將軍澳邊緣地帶,擬建樓高與現時區內樓宇高度相若,相信發展不會影響景觀。政府指顧問已於該5幅土地及其附近範圍,進行初步的樹木調查及生態評估,未發現具存護價值的地點。但未來會進行詳細的生態調查,並制訂適當緩解措施,減低對生態環境影響。
由於5幅土地涉改劃用途,需交城規會審批,以及就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進行勘測及詳細設計。

促先增加社區設施

西貢區議員范國威稱,發展將軍澳時規劃可容納約48萬人口,但目前已逾40萬,有關數字仍未計算該5幅將改劃為住宅用途的綠化地,以及施政報告最新提出的將軍澳137區用地,「如果計晒新增嘅房屋,隨時由48萬人加到去60萬人」。他稱不反對建屋,但政府需先解決社區設施及交通配套等問題,否則將軍澳勢必「逼爆」。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就指,昭信路以南的綠化地毗鄰私樓及居屋,該處屏風樓問題已很嚴重,擔心再增建公營房屋,加劇屏風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