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稱教局調查慫恿假學歷冚假學歷 學店呃舊生錢

訛稱教局調查
慫恿假學歷冚假學歷 學店呃舊生錢

【本報訊】《蘋果》去年踢爆,在元朗經營私校18年的學信書院(下稱學信),涉替學生發出虛假畢業文件,再向他們訛稱教育局對文件起疑,游說學生付巨額費用偽造另一張文憑,掩飾學歷造假。事隔一年,學信的「調查騙局」一再重演,金額增至近4萬元,受害者斥教育局無採取行動,「一間教育機構,呃人呃到咁離譜,點解仲生存到?」
記者:廖梓霖 趙雅婷

受害人陳小姐(化名)2008年在學信就讀中六一年,其後輟學。她憶述,當時已經常走堂,出席率不夠80%,部份科目考試亦缺席,惟成績單上出席率和各科目均及格。陳小姐稱,今年2月初時,學信致電其母,指教育局正調查陳小姐學歷造假,促陳小姐到學校會面商討。
陳小姐到學信了解事件,當時學信校長關懷博向她展示一封聲稱是政府去年12月發出的英文信件,質疑陳中六時根本沒有考試,偽造學歷,「畀我睇咗一睇(信件),好快又收返,我根本唔知內容係咩」。

2008年就讀學信的陳小姐(化名)指校長年初建議她用3.8萬元報考英國GCE A-Level「冚上冚」假學歷。許頌明攝

學信姓梁職員

校長稱會分期歸還款項

陳憶述,當時關懷博隨即向她提出「解決方法」,建議她用約38,550元報考英國GCE A-Level考試,用報考資格造假學歷「冚上冚」,令當局無法徹查,又指兩周內完事後會將款項分3次歸還。陳小姐不虞有詐,其男友代為付款,由學信姓梁職員接收。
兩人其後開始向學信追討費用,惟學信一直拖延至3月,才首次還款3,000元。陳遂和男友多次上門追數,學信再分兩次還款7,000及5,000元,至今仍欠款2萬多元。
本報記者上周六(4月1日)佯裝陳小姐家人,陪同陳小姐到學信書院追討費用,早上店內職員聲稱負責人不在,約下午方會辦公;下午2時記者與陳小姐再到書院,一直等候至3時多,梁姓職員指關校長未能回來,更指「可能唔返嚟呢?我點知呀?」
記者遂向姓梁職員查詢款項用途,職員指陳小姐過往的出席紀錄差,「走堂走得多」,現時教育局正調查整間書院過去多年來學生的出席情況,因此建議陳小姐報讀英國GCE考試,記者反問為何出席情況不理想,成績表並無反映?梁並無正面回應,只稱不會向教育局呈交陳小姐的上課紀錄。
梁承認收取3.8萬元並非真的報考GCE,只是在書院內建立報考紀錄,「唔係真係報,我都要record㗎嘛」,更指學信書院是Edexcel考試中心,有內部系統報考。

「咁呃人點解仲生存到」

陳小姐母親其後致電教育局了解,得知女兒無被調查。陳小姐指,不明白為何教育局一直無向學信採取行動,令無數學信畢業生受影響,「一間教育機構,呃人呃到咁離譜,點解仲生存到?」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教育局若確定學信有欺騙舊生,需加快行動,如立即吊銷其私校註冊牌照等。他稱,受害人宜就學信行騙報警,同時向消費者委員會申訴校方推銷考試或課程時有不盡不實情況、並向教育局反映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