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電梯,該左行右企嗎? - 馮睎乾

搭電梯,該左行右企嗎? - 馮睎乾

很喜歡美國棟篤笑男神Mitch Hedberg一句勵志妙語:「扶手電梯不會壞,只會暫時變樓梯。」可惜他英年早逝,來不及見到強國食人梯,以及朗豪坊的倒流梯,否則他一定不會那麼樂觀。朗豪坊出事後,有人又討論「左行右企」好,抑或「企定定」好,一樣是公說公有理。回想地鐵宣揚「左行右企」,是九十年代的事,不肯定是否記憶有誤,一開始大家根本闊佬懶理──我從小習慣在電梯上行走,總覺得地球成日唔轉──到你以為宣傳徒勞無功,不知何年何月起,市民又忽然集體「覺醒」,好心讓出左邊一條通道,以免阻礙我這類趕住去投胎的心急人。改變集體行為模式,需要一個tipping point,到底是什麼條件觸發它呢?大概只能用《花樣年華》一句對白解釋:「好多嘢都係不知不覺。」
不止香港,世界很多地方俱墨守「左行右企」成規(有時是「左企右行」,如東京),普遍認為源於倫敦。BBC曾報導,1928年默片《Underground》有個畫面,可見昔日倫敦地鐵扶手電梯的設計,合乎「左行右企」原則。我看過那默片的片段,奇怪,大部分畫面所見,扶手電梯左右兩邊的人都在走動。若電影反映實況,百年前倫敦人根本是「左行右行」,咁呢個源頭算點先?又是倫敦,前年他們在Holborn站做研究,繁忙時間不准乘客在電梯上走動,結果發現左右兩邊站滿時,電梯載客效率更高。然則為了集體利益,大家應該緊握扶手企定定吧?問題是,集體利益跟個人利益未必一致,繁忙時間在電梯滯留幾十秒,往往會錯失一班火車或巴士,骨牌式延誤十幾至幾十分鐘。真是左右做人難,加上近年電梯意外頻仍,我現在把心一橫,只跑樓梯,懶理人家向左走向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