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文形容在主子身後(或身旁,即「傍」)的人,不管什麼都不斷點頭認同,點頭太頻密了,就如叩頭蟲。
世上真有叩頭蟲(亦名磕頭蟲),是一種中小型昆蟲,長約三四厘米,頭小,體狹長,末端尖削,略扁。體呈灰、褐、棕等暗色,體表有花斑或條紋,這些都不起眼,最特別的,是你捉了牠,按住腹部,牠能用頭和前胸不停彎挺敲擊,狀如叩頭,故名。
原來這憑一個重複動作「成名」的昆蟲,全世界有8000多種,不管何等品種,都只懂叩頭,令捉到牠的人樂得很。
叩頭蟲屬鞘翅目叩甲科,類似的有舂米公公(旗腹細蜂)──公公被捉後,細小的腹部上下擺動,連帶身軀也像在鞠躬討歡,與叩頭異曲同工。
舂米公公間中出現在窗前或屋外,牠屬膜翅目姬蜂總科,形如蜜蜂,但更瘦小,牠的腹部是有點離體的,小小一個卵圓形,當牠把腹部舉起來時,便似舉起一面小旗子(稱「旗腹」),但「舉旗不定」一下一下的如同舂米動作。廣東人也喚之「粟米公公」,但沒「舂米公公」傳神。這藍黑色的飛蟲是益蟲,細蟲會吃掉曱甴蛋(卵囊)的,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中有牠。
今天寫的兩種小蟲,只因其動作與中港媚主奴才相似而已,我對牠們本身並無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