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試過減肥一段時間後,體重卻不減反升?英國營養師懷特黑德(Nichola Whitehead)指出十大減肥迷思,你可能中招了。
1. 食太多「低脂」及「減肥標籤」的食品
標示「健康」的餅乾,很可能仍含有很多卡路里及糖份,要小心細看營養標籤,主要進食天然食品
2. 只鍛鍊心肺而避開負重練習
負重及阻力訓練是其中一個有效增加肌肉、促進新陳代謝率的運動,同時有助減脂,包括肚腩脂肪
3. 在跑步機訓練一小時而不以15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代替
很多人以為跑步時間越長對減肥越有效,但不一定成功,反而HIIT可更有效減肥。HIIT結合了高強度訓練及間歇訓練,可以大幅改善代謝率及減少脂肪,亦更加省時
4. 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難以保持體能及營養。研究指每天睡不足6小時的人,翌日會吸攝取較多卡路里
5. 訂下不切實際的目標
無法達標會令人失望,反而要訂下一個可以推動你的目標,或是訂立一個月來可以完成的目標等等
6. 太關注體重減少而不是脂肪減少
肌肉比脂肪更加有密度,如果你進行負重訓練,你的體重可能不會下跌太多,所以減肥期間記得拍照,或紀錄自己的腰圍等尺寸
7. 喝不夠水
水份有助促進脂肪減少,同時確保身體的飢餓信號可以正確傳遞
8. 太常磅重
體重日夜變化大,不要讓這些變化打擊減肥決心,多關注每周體重變化,或是只在早上量體重
9. 吃太少
吃太少卡路里會減慢身體燃燒能量,令人沒有運動動力,減肥人士應該要隨體重下降來減少吸收卡路里
10. 吃不夠蛋白質
每一公斤體重至少要吸取0.8克蛋白質,如果體重為50公斤的話,一日至少要攝取40克蛋白質,以應付人體的日常活動。為了減少脂肪及降低肌肉流失,減肥期間一定要進食更多蛋白質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