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浪迹遊蹤】
去日本旅遊,沖繩是方便之選,它不但與香港的距離比較近、機程較短,又有廉航平飛,所以吸引許多朋友帶着一家大細去旅行。不過沖繩出名多雨,年降雨量甚至高達二千毫米,而且颱風頻密,雨季時每月打一兩次風都是平常事。在沖繩的那霸,有許多室內體驗活動,像「珊瑚染DIY工房」是全日本獨有,還可以學做陶瓷,即使4月至6月遇上打風落雨,一樣可以玩得充實。
以往琉球人用珊瑚石起屋或作家居擺設。「首里琉染」負責人大城裕美透露,其父親在傳承紅型技術時,收集了三百多件漂亮的珊瑚石,創出珊瑚染,使之成為日本只此一家珊瑚染工房,並提供DIY體驗。
「首里琉染」工房門前有刻上「中山門趾」石碑。據說,昔日進入琉球王國首里城的第一道門稱為「中山門」,惟此門在1908年被毀,遺址位置正是「首里琉染」所在之處,如今看到只是紀念碑。
體驗工房設在二樓,分別有紅型和珊瑚染體驗。珊瑚染工房內放着過百件珊瑚石作為珊瑚染的工具。一般遊客可選擇較簡單的珊瑚染,需先從全白的T-shirt、Tote Bag、手帕等選擇想做的製成品,採用拓染方法,能將珊瑚石紋理印在布料上,變化無限圖案。
工房桌上備有沾有紅、黃、藍、紫原色的純白棉球、四瓶原色顏料,以及大小、紋理及形態不同的珊瑚石。拓染時,先把喜歡的珊瑚石平穩放在面前,再將待染的白布蓋在石上,用橡皮圈紮穩,就可進行拓染。珊瑚拓染可說舉手不回,上色後無法更改。將棉球刷上布時絕不能輕手,否則顏料較多時會化成一團,無法展現珊瑚之紋理。導師說,技巧是落印時用力在布上來回地刷染,呈現清晰的珊瑚紋理,而且可以因應喜好而混合變化出其他顏色。完成作品需時一至兩小時,帶回家用熨斗熨一熨便不脫色。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珊瑚染DIY T-shirt或Tote bag,只需約二百多港元。
天然染料紅型示範
沖繩傳統染布工藝中,以紅型(Bingata)最著名。這種運用筆形模具頂部的毛,沾上染料後在布中作畫,以全人手繪畫的印染工藝布料服飾,在琉球王朝時代,所製的服飾只有王室貴族才可穿着,非常矜貴。可惜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沖繩幾乎所有紅型工房都被破壞。「首里琉染」的創辦人大城先生,在40多年前開設這家工房,就是為了保存沖繩傳統染布手藝。別以為他是土生的沖繩人,大城先生其實來自關西兵庫縣。據他女兒大城裕美說,父親當年跟朋友閒聊時,得悉關於紅型技術漸已散失,一股熱血直湧心上,決定賣掉所有家當,投放一億日元圓開設工房,希望盡點綿力保留琉球傳統。
昔日的紅型勻以全天然素材取出汁液作顏料,工房內亦展示近百款的原材,包括不同品種的樹木和樹皮、乾花和乾葉等,當中最特別及難找是以蟲子曬乾磨粉的汁液做出來的顏料。雖然工藝師們大部份從事紅型繪製達十數年,技術熟練,但紅型需要逐步上色,一米長的布,足足花上數天甚至數星期繪製。遊客若有興趣,亦可以學做一幅簡單的紅型。
學做傳統琉球陶器
旅客遊那霸都喜歡逛國際大街和牧志公設市場、吃吃海鮮,但其實只要願意花兩三小時,就可以自製一個傳統陶瓷留作紀念。那霸市壺屋大街是當地著名的陶瓷街,製陶已有330多年歷史,當年琉球王國為振興陶器產業,把美里知花、首里寶口、那霸湧田三個地方的窯廠集中到壺屋地區生產,為王室製作陶瓷稱為「壺屋燒」。後來琉球王朝湮滅,現今在壺屋只剩下十數個窯繼續運作。
「壺屋燒」分為荒燒和上燒,荒燒是以沖繩本島南部的土燒制,不塗抹釉藥或只抹點泥釉,成品呈啡色,簡樸實用;至於上燒則用沖繩本島北部的土燒制,會用釉藥繪上圖案,顏色艷麗。
「育陶園」是大型的陶器展示場及工場,近年專為遊客開設陶瓷體驗,按照傳統的釉藥、技法製作陶器,包括上燒手繪體驗、製作荒燒沖繩傳統石獅子、製作拉杯荒燒陶器。三者都由零開始,手繪陶器在直徑15.5cm碟子上繪上喜歡的圖案再燒;後兩者則以一塊陶泥變成一件實物。由於成品需風乾再入窯燒製,需時約兩個月才寄到香港,收到親手製作又獨有的杯子,成功感和滿足感十足。
首里琉染
地址:沖繩縣那霸市首里山川町1-54
網址:www.shuri-ryusen.com
育陶園
地址:沖繩縣那霸市壺屋 1-22-33
網址:www.ikutouen.com
航班:樂桃航空(Peach)單程約由HK$550起(未連稅及行李),查詢:www.flypeach.com
交通:那霸市內以輕鐵Monorail最方便,由那霸機場坐到國際大街約15分鐘、到總站首里也只半小時。
住宿:那霸酒店選擇極多,價錢約由HK$600至HK$1,000(視乎日子及房型而定),可查詢訂房網站。
沖繩旅遊局網址:www.visitokinawa.jp
記者、攝影:卓文慧
編輯:蕭家慧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