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下周三恢復《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二讀辯論。有殯儀業人士擔心,新例一旦通過,起碼要搬走30萬個無牌骨灰龕位;有團體稱,應盡快通過草案,並將公營龕位比例增至八成。
促寬限期延至2047年
政府料立法後有約8萬個無牌龕位被逼遷,香港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指,現屬「表二」、即涉違規的私營龕場約120間,相信逾半在立法後不獲發牌,當中涉30萬個龕位。他指,政府雖表明立法後會予不合格龕場6年寬限期,但市民未必夠時間找新龕位,「到時紅磡嗰啲道堂冇得做,咁啲(骨)灰拎去邊呢?」建議寬限期延至2047年。他斥政府禁止市民在公立臨時骨灰位拜祭,先人如被「暫時監禁」。
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指應盡快通過,「發牌委員會應盡快處理發牌,縮短陣痛期」。他斥政府要求市民不要光顧無牌龕場是「打茅波」,卸責予市民,現時部份私營龕位太貴,盼政府將公營龕位比例增至八成,穩定市場價格,又提醒市民不應趕買龕位。
香港福位商會副會長黎孝仁指,龕位不足由政府造成,因政府2005年規劃30多萬個龕位,因被反對而擱置。他支持通過草案以加強規管,料目前提供骨灰龕位安置的廟宇有較大機會成功過渡,並建議在發牌條例中加入限制價格的條款,讓市民較易負擔。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