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費者購買美容套票要留神。民主黨抽查本港大型美容集團的財務報表數據,發現多間美容公司因為顧客未有用盡套票服務而大賺一筆,收益最多可佔美容業務收入近四成,推算本港美容市場去年或因此大賺20億元。該黨區議員袁海文認為,數字反映美容套票未用盡的情況嚴重,消費者購買套票前應審慎考慮能否在約滿前用完所有服務,否則有如「倒錢落海」。
必瘦站相關收益近3億
袁海文表示,該黨抽查本港其中7家上市美容集團的2015/16年度財務報表,發現不少公司都有龐大的過期套票收益,即套票客戶在合約期內未用盡套票服務而剩下的資源。過期套票收益最高的,是在本港及內地有多間分店的必瘦站,達2.91億元,佔該年度美容業務收入8.62億元的33.8%。
至於去年才上市的醫思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過期套票收益有2.52億元,佔美容業務收入比例最高,達37.8%。該集團旗下有多間醫療及美容中心,包括曾在2014年發生醫療事故的Dr Reborn。據年報資料,該集團過去2個財政年度的過期套票收益都超過2億,佔美容業務收入超過30%。
另外,修身堂上個財政年度也有1,958萬元的過期套票收益,佔業務收入27.5%。前藝人黎姿持有股份的卓珈控股也有202萬元相關收益。過期套票收益最少的是專營皮膚病治療及美容中心的密迪斯肌,有56.5萬元。7間公司中,現代美容、奧思集團沒有披露相關資料。
袁海文認為,部份大型連鎖美容集團的過期套票收益比例過高,反映很多市民購買套票後,無法在合約期內用盡服務。他指,由於套票是預繳式消費,未用盡套票的市民等同蝕錢予美容公司;若果以去年全港皮膚護理服務收益約70億元計算,全港美容公司去年的過期套票收益,或料高達20億元。
袁指套票過期未用的原因,主要是市民在接受療程時因涉被職員不斷推銷,在未有計算及考慮清楚下而簽約,提醒消費者在簽訂預繳式消費的合約前,應讓自己在冷靜及不被干擾的情況下作決定。他又認為政府應盡快全面規管美容業及預繳式消費合約,包括立法設立最少7天的冷靜期。
本報向醫思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必瘦站及修身堂查詢如何提升套票使用率,及會否致力減少過期套票收益。醫思醫療集團回覆指,數年前已實行7天合約冷靜期,亦會盡量提醒顧客在完成一次療程後,立即預約下次療程日期等;該集團過去一年,沒有收過因預售療程過期而產生的投訴或退款。必瘦站及修身堂截稿前沒回覆。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