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航處新空管系統啟用後頻頻「甩轆」,該處早前成立專家小組檢視,小組昨發表中期報告,認為系統磨合期出現「鬼機」及航班消失等問題,在任何大型複雜系統都難以避免,力撐新系統安全,可靠和總體暢順。民航處處長李天柱稱,大部份問題已解決,不認為要追究生產商責任。公民黨立會議員譚文豪則踢爆,空管系統上月更新後,即出現新問題,憂本港將進入風季,系統問題會帶來安全隱憂。
記者:鄭啟源
由民航處前處長林光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校長Marc Houalla等專家組成的小組,昨召開第4次會議並發表中期報告。專家小組總結新空管系統自去年11月14日全面啟用後的運作狀況,認為新系統可達歐洲空中航行安全組織要求,主系統可用度高於99.9%,後備系統毋須啟用,屬國際最佳水平,並形容系統安全,可靠和總體暢順。
稱暫毋須追究生產商
專家小組又指,新系統雖先後出現鬼機、航班資料消失等問題,但未有對安全構成威脅,對空管運作影響微乎其微。小組在專家報告亦建議,民航處必須要為夏季惡劣天氣及颱風季節做好準備。民航處計劃引入衞星導航監察系統,補充現有雷達監察技術不足,小組亦促民航處繼續微調運作及系統,多諮詢前線意見。小組將於11月底任期完結前,發表最終報告。
民航處長李天柱指,新系統於磨合期出現3類問題,包括雷達屏幕出現鬼機、航班位置短暫未能顯示等情況;雷達屏幕兩次短暫未能顯示航班部份資料;以及指揮塔電子飛行紙條系統故障。他說,民航處上月20日已更新程式,大部份問題相信已解決,惟始終難百分百保證不會有其他問題出現。
李天柱續指,部份雷達屏幕問題是受雷達技術限制影響,認為未必是供應商「做錯嘢」,暫不認為要向系統生產商美國雷神公司追究。另外,專家報告亦建議,民航處應按前線空管人員意見,調整系統設定減少預測撞機警告誤鳴的滋擾,並透過檢討小休安排及增加人手,回應前線人員對工作量的關注。
本身是民航機師的立會議員譚文豪則指,民航處上月更新空管系統軟件後,鬼機及航機資料錯誤問題未解決,而且有新問題出現。他說,雷達顯示屏上的航班資料,在更新後未有隨航班圖示位置改變移動,凍結在固定位置,至客機飛行30至40海里後,才恢復正常。他又質疑,民航處至今未解釋,新系統尚要多少時間磨合,憂慮風季即將來臨,空管系統會有安全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