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新能源汽車爆炸增長,帶動上游動力電池需求,但2015年一場「騙補」風波,最終導致政府對電動車的普惠式補貼退場,連帶拖累電池行業。天能動力(819)主席張天任指,行業不明朗因素就是政策,特別是新興產業如鈿電池市場很大,但改革做得不好,暫時天能會預先儲備技術,控制投資,「以銷定產」來防範風險。
不會盲目投資
他指,近年內地支持發展微型電動車,並正制定微型電動車的標準,惟近期又從支持微型電動車,提升到低速電動車。雖然兩者皆是用鈿電池,但政策不明就令他感到困惑,因「政府在引導,大家搞了這麼多年,炒得利害,前赴後繼,進去了才發現效果不好。」由於投資消耗,材料漲價,都會令鈿電池價格高企,影響需求,故天能不會只追求規模,不會盲目投資,去年擴產能下,尚保留了兩條生產線沒安裝,待政策出台再發力。
張天任預期,2017年將有政策出台,2018年會是收成的一年,加上近年小型物流發展,像農村電商推行「最後一公里」、城市交通需求都消化了以往冬天坐汽車、夏天坐兩輪車的淡旺季之分,令電池產品可以加價,有利毛利增加。去年集團收益增加20.65%至214.8億元(人民幣.下同),期望實現「2020年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的目標。
談及天能的未來增長動力,張天任指,去年投資三個項目皆是圍繞電池,包括新型鈿電池擴產、舊電池回收、儲能電池等在下半年都會反映在財務數據。而為了未來增長,仍會陸續投資一些新項目,料投資額7至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