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料整固 低吸環保醫療股

港股料整固 
低吸環保醫療股

【本報訊】大市4月或回試23500關,反彈關鍵在北水。港股首季彈約一成,雖然4月傳統造好機會大,但滬深港通南下資金現疲態,加上港滙轉弱,分析指本月外圍大事不少,恒指短線為整固格局,除非內地資金南下再轉活躍,投資者宜先趁升市減持業績遜色的藍籌,轉向績優二、三線個股,如環保及醫療等。
港股上周跌246點或1%,報24111點,埋單整個3月再升1.6%,連升三個月。外圍上周五報跌,但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普遍仍向好,中移動(941)ADR彈1%,綜合主要藍籌ADR表現,相當於恒指今日高開100點。展望本周,除內地周五公佈外滙儲備數據外,周四習近平與特朗普會面亦是左右大市關鍵。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港股早前升幅顯著,再升動力已有限,加上外圍本月變數多,除「習特會」外,法國大選及脫歐進程都影響市況,並相信調整機會較大,但預料23500點有初步支持。他認為有貨投資者目前策略是趁升市減持業績遜色板塊如基建,而新能源、醫藥及央企改革概念股,則可趁低吸納。

北水購買力成後市關鍵

統計過去20年的4月表現,恒指在「五窮六絕」來臨前通常造好,上升次數多達14次或70%,當中四次的單月升幅更高達雙位數,如2015年「港股大時代」,大市全月大升13%。植耀輝相信,大市4月能否再報捷,關鍵在北水的購買力能否持續,惟內地資金熱捧的內險及內銀業績未見特別標青,暫仍難樂觀。

另外,本報散戶調查顯示投資者樂觀情緒大降溫,上周由16.7降至2.31,短期有意入市比例亦由10.5%,稍降至5.3%,持貨比率則為48.51%,按周減逾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