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為平租為快樂 朝七午二一腳踢

【飲食籽】為平租為快樂 朝七午二一腳踢

【飲食籽:邊走邊食】
象山邨至今只餘下五間食肆,有老字號粥店想過放棄不做,但卻吸引「他們」來開餐廳。第一次見到容倩兒,笑哈哈的樣子很親切。她原是政府飯堂的承包商,完約後休息數年,三年前在象山邨熟食檔開了間食店,主打碟頭飯,花了廿萬元開店,店名叫「仁情味」。「如果我是廿幾歲當然要賺錢,但在我這個年齡,兩個女都大學畢業了,還是賺到快樂最重要,自由大於一切,錢並不是唯一。」

月租幾千元,但由於邨內人流不多,只開朝七午二。午市共8款菜式,招牌有牛腩、豬手,很有住家味道,平日最多地盤工人幫襯,貪份量夠大。「我搬來這裏最主要是平租,壓力不會好大,這樣自己發揮會多些。如果在外面開餐廳壓力大,就會好局限,很多時做的都只為了賺錢。這裏都賺到錢,但不會賺到好多錢,絕對不是,我喜歡開舖就開舖,有時又可以休息去旅行,無壓力。」由買貨、煮飯、洗碗、通渠等等,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做。「在這裏賺到的錢是請不起人,我都是賺份人工。在這裏是我做這麼多年最開心的日子,街坊很有人情味。我一個人做,好多時街坊會過來幫我,是免費的。」她哈哈大笑說:「體力上辛苦,但精神上快樂。我覺得儍人是快樂,會比較容易滿足。」
另一對快樂人是蔡氏夫婦,一年前同樣來到邨內熟食檔開快餐店尚犇。「我們沒做過飲食業,之前做開製衣,退休後想打發時間。看上這裏又平租無壓力,目標賺到租金便可以,自己人工有幾多不計較,知道這裏是老人邨,你在這裏做生意要抱着服務社會的精神,不要想賺到好多錢。」老闆娘蔡太說。最受街坊歡迎是家傳梅菜扣肉,和一般客家菜不同的是無腐乳版本,卻燜得入味;還有炸醬麵,最多學生哥幫襯。「下午這裏沒有人開檔,樓上只有一間快餐店,熟食檔兩三點便收舖,有街坊投訴過下午找不到地方食嘢,無地方去,所以我們繼續做,下午生意不是太多,但街坊總都有個地方落腳,我們到晚上八時才收舖。」雖然較預期辛苦,但她說:「我開心過之前的生活,在這裏見得人多了,說話亦多了,可以完全融入到社區。」

容倩兒三年前到象山邨開店,自己一個人做雖然辛苦,最重要是無壓力。

牛腩飯的牛腩燜得入味。$37(b)

豬手飯屬家庭式製作,無味精。$37(b)

蔡氏夫婦一年前來到邨內熟食檔開快餐店,目標是可以賺到租金,並打發時間。

家傳梅菜扣肉和一般客家菜不同是無腐乳版本,入味得很。$30(c)

炸醬麵平日最多學生哥幫襯。$26(c)

(b)仁情味
(c)尚犇
葵涌象山邨熟食中心

記者:何嘉茵
攝影:鄧鴻欣
編輯︰黃世恩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