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學生曾遇網絡陷阱

31%中學生曾遇網絡陷阱

【本報訊】網絡使用普及亦衍生不同類型陷阱,香港遊樂場協會最新調查發現,多達31.3%受訪學生曾遇上網絡陷阱,部份學生更曾參與網上犯罪行為,包括曾涉網上盜竊、援交、招攬他人加入黑社會,甚至詢問購買毒品等。關注團體指,有必要加強網上外展服務,加強學生對網絡認知及正確使用態度。

2%人曾參與網上犯罪

遊樂場協會去年9月至12月間,向725名來自8間中學,以及曾接受協會輔導服務個案進行調查。受訪學生普遍對網絡罪行欠缺認知,近45%認為網上可任意發表言論及照片;近40%學生曾與陌生網友見面;約22%認為在不知情下,不需為網上世界行為負責;亦有近19%認為,因被揭發機會微,明知有些行為犯法都會照做。
調查又發現,多達31.3%受訪學生曾遇上網絡陷阱,21%曾瀏覽色情網站,近13%曾參與網上賭博,同時約有7%受訪者曾被招攬援交;約7%曾遭網民恐嚇。至於坦承曾主動在網上招攬他人成為黑社會,以及主動查詢購買毒品資訊的受訪學生也佔2%。
協會翻查轄下服務單位數據亦發現,青少年因涉網絡罪行,佔接受警司警誡的個案比例,亦由2014年的1.5%增至今年7.4%。犯事者年齡由12至17歲不等,部份涉不誠實使用電腦、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刑事恐嚇等罪行。協會副總監溫立文認為,青少年對網絡行為的責任感及守法意識不足,有需要加強教育及網上外展服務。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