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階梯斷 難撥亂反正

置業階梯斷 難撥亂反正

【拆局】
樓價冇得估頂,準買家被氣氛感染下難抗拒升勢,一係高價買、一係等跌浪,沒有中間派,一眾邊緣買家等了近五年也是白費心機,資金市再勝政策市一仗,接下來便是看看政府如何處理手上可用的地,由一級制變回三級制。

90年代樓市三級制

在70年代,時任港督麥理浩定立十年房屋計劃,為當時一項重要政策。計劃的目的是要在1973年至1982年的十年期間,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有合理居住環境的公共房屋單位。這項計劃改變過去香港政府對公共房屋只追求數量的態度,開始注意公共房屋的質素,例如設施及居住環境。
及後香港經過無數次轉型發展,至上世紀90年代,樓市三級制已成形,低下階層租公屋、夾心階層折扣買居屋、中產買私樓,令當時人人有其居所,而三個市場完全沒有衝突。然而,由於房價在90年代後急升,打亂了小家庭的置業階梯,工資升得慢過樓價,變了買家向下流嚴重扭曲置業階梯,最近一層連綠表公屋也出現逾萬元一方呎的離地場面,要撥亂反正不易。

記者:劉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