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院舍券計劃可供床位「發水」

長者院舍券計劃可供床位「發水」

【本報訊】社會福利署推出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首階段設250個名額,雖標榜參與計劃的21間院舍合共「可供」597個床位,但原來充滿「水份」。有院舍負責人踢爆,「可供」床位不等於「空置」,需待長者遷出才有床位騰空;有院舍「可供」床位達63個卻是零空置。社署昨承認暫只有53個空置床位,當中毋須額外「加錢」的宿位更只得31個,僅及首階段名額約一成。

反應冷淡 僅300人申請

為期3年的院舍券試驗計劃分3階段推行,採用「錢跟人走」的共同付款模式,向中央輪候冊上的合資格長者提供最多全額12,416元資助,可選擇入住非政府機構或私人營辦院舍。計劃首階段只容許資助、合約和自負盈虧院舍參加計劃,其後逐步放寬予改善買位計劃下的甲一級宿位私院等。
社署早前去信邀請約8,000名合資格長者參與計劃,上月22日截止,只收到約300宗申請,大部份長者已輪候院舍約2至3年,反應未見踴躍。社署資料顯示,首階段有21間院舍參與計劃,合共「可供」597個以院舍券面值入住的床位,但備註列明「不代表院舍當時空置床位的數目」。
有參與計劃的院舍負責人直言,社署只列出「可供」床位,「所以個數可以好大」,但不等於有位,「就算𠵱家有人瞓緊張床位,都代表係可提供,我哋會照交畀社署,但唔等於𠵱家即刻有床位。當長者走咗,先有位交出嚟」,尤其資助及合約院舍宿位更緊張。他料下半年推出第二階段計劃時,只剩下私院有床位可住,但人手和服務質素或相對較差。
參與計劃的21間安老院舍昨日起需透過「社署長者資訊網」公佈空置宿位數目。目前有31個空置宿位,連同需額外「加錢」的也只得53個。如葵涌保良局福慧護老院「可供」以院舍券面值入住的床位有38個,截至昨晚相關的空置床位只得1個;其中提供最多有63個「可供」床位的樂善堂海泓道護養院,相關空置床位更一個也沒有。

首批250名額月中發放

首批250張院舍券料最快本月中發放。據了解,社署仍不斷「撲位」,目前西貢區只得4個,長者人口最多的觀塘區更一個也沒有,長者要選擇跨區院舍或放棄申請。社署表示,有關機構提供予院舍券持有人的宿位均為非資助宿位,同時可收納非院舍券持有人,故宿位數目不時變動。署方會按情況調整首批實際發券數目。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