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雕 - 邁克

一箭雙雕 - 邁克

關於電影的文章,向來被標籤「有時間性」,天真的你勿誤會是讚揚,查實不外指打鐵要趁熱,蘇州過後冇艇搭,聚光燈照射的影片在戲院落了畫,任憑妙筆寫得天花龍鳳,也沒有任何存在意義。市面上那些消費指南影評,的確有明顯的用完即棄性質,但是寫得好的影話,迷途的現場觀眾可能嫌言不及義,絲毫起不到苦海明燈作用,幾十年後再讀卻不覺得過氣,甚至見證了某時某刻的風流快活,仍然教人如沐春風。雖然西西的《試寫室》不是以電影為主,佔的篇幅倒着實不少,拿來做正面例子應該可以吧?誠如她自己說的:「過了許多年之後,他們也可以想當年了。當年是一段歷史,當年是時間的過去,但值得一個人回想,那一定是多姿多采的事情。所以,生活得燦爛,並非沒有意思。」
譬如她寫高達的《槍兵》,用了「確立奇」三個字形容「把一本雜誌打開來攤在身上,讓雜誌上的內衣廣告恰巧和身體砌配成奇怪的組合」這種石破天驚畫面,當然是collage的活潑音譯,遙遙對照「蒙太奇」,井底之蛙簡直眼前一亮。寫查布洛早期女同志片《一箭雙雕》的一篇,則令我忍俊不禁:「有錢的女人結識了一個窮女人,請她上家喝杯咖啡。窮女人的要求不是喝咖啡或茶,而是讓她洗一個澡……窮女人躺在浴缸中……有錢的女人竟坐着不走。於是過了好一陣,窮的說,請你出去吧,我要起來了。有錢的則說,喲,我們大家都是女人嘛。窮的怎麼答呢?她說,就因為是女人,那更糟。」哈哈哈,就算沒有看過影片,也一樣笑到天翻地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