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然則在網絡世代下,小朋友將來長大之後要「漁」,需要具備甚麼能力?肯肯定定那不是應付TSA的能力。真不明白香港的教育當局為何這樣old school,至今仍鍾情於對學生毫無益處的TSA。放眼別處,瑞典小學生明年起開始學習新技能,他們要學會在資訊氾濫下怎樣分真假。
2016是充滿fake news的一年,美國大選真假消息滿天飛,結果fact check大行其道。連Google news也推出神器「Fact Check」tag,今年更將此tag延伸至多個國家的新聞,現在英美法德、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人上Google news看新聞時都可以即時核證真假,不知幾時會惠及香港。
相信每個人都能體會,假資訊在生活中的確無處不在,小至打風前大家經常收到的「航空公司內部消息,X時X分必掛8號波」、飲食網頁打手扮食客的「分享」、facebook的假賬號,大至集體假遊行(出席可賺600元)、假投票(以老人為目標的掌心雷、專車接送、蛇齋餅糭),至於梁特的語言偽術,大家更是領教不少。怎分真假,有時的確考起人。
「假資訊」成為當下全球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除了新聞媒體開始推fact check功能外,瑞典政府又要求學校明年起,由小一開始教導學生怎樣分辨真假資訊,怎樣找出可信賴的知識來源。就連港人很熟悉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也將新增「批判思維和辨別失實資訊能力」的測試。可恨港府不單追不上新世代的教育需要,更只糾纏於浪費時間又學不到好東西的TSA,難保將來我們會看到「PISA公佈:香港學生閱讀全球第一、批判包尾」的新聞。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