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喜不喜歡英國人,但看他們的官方文件、書信還是獲益良多,既能欣賞他們的含蓄(subtlety),能看他們的語言藝術如何留有餘地沒有說死,當然還可以學習他們的明捧暗寸。英國首相文翠珊給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的「分手信」就是當中的表表者。短短六頁的公函,禮數當然不缺,立場說得清清楚楚,還把自己的「劍」不經意的亮了一下,讓歐盟知道英國不會讓歐盟佔上風。
文翠珊或英國亮的「劍」,只有輕輕的一句:「In security terms a failure to reach agreement would mean our cooperati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rime and terrorism」(英歐若無法達成協議將削弱雙方在對抗罪案及恐怖襲擊上的合作)。表面上看,這句只是陳述事實,但對歐盟卻是wake-up call及警告。
英國不是歐盟最強大的經濟體,但英國軍力在歐盟中數一數二,它的外交系統最完備,情報網悠久又無遠弗屆。儘管二次大戰後大英帝國無復當年勇,版圖大縮水,但貴為全球霸主長達150年,英國在不同地區包括中東、東亞、非洲都有殘餘影響力,留有一定的人際、情報網絡;還有經英國院校、軍事機構訓練的人才遍佈全球各地。這些人當然不是英國的間諜,但英國官員、學者跟他們保持密切聯繫,大量非正式的資料、情報很容易流入英國的情報系統,令其成為歐盟成員中情報消息最豐富的國家,在全球列強中大概也僅次於美國。
以往英國情報部門跟歐盟執法機關、國安機關密切合作,也很樂意跟成員國分享情報,協助打擊毒販、人口販子以至恐怖主義集團。可當英國完成脫歐程序又或來個沒有協議的硬脫歐,英國情報機關隨時落閘不肯再分享情報,令歐盟容易在保安上出現重大漏洞。
歐盟當前正面對來自俄羅斯、土耳其的軍事政治威脅,還有來自伊斯蘭國的恐襲威脅,此時此刻更加需要英國情報機關的協助。文翠珊特地在信中提到國安合作,輕輕一句已教歐盟明白英國的份量及英國脫歐的嚴重性,難怪有歐盟官員立時指英國是在blackmail歐盟。
老實說,歐盟指英國blackmail言重了,人家真有這樣的本錢,談判前show點實力正常不過。
保護倫敦金融城地位
信件也提到英國在談判中的重點考慮,包括保障雙方國民的最大利益,盡快訂立自由貿易協議及特殊關係,好讓在各個層面能繼續合作。文翠珊又特別提到英歐在金融服務及IT方面早已建立有共識的規則,大可不必改變雙方關係。言下之意當然是想保障倫敦金融城的地位及利益。對英國而言,倫敦金融城至為重要,帶來大量的資金流及高薪職位,是推動英國經濟的火車頭;一旦「缺水」,作為保守黨票倉的英國東南部經濟難免受創,文翠珊自然要全力保護。
歐盟方面沒有立時回應「分手信」,其決策過程相當迂迴複雜,也許得待幾天後才能通過像樣的回應聲明(要得到27個成員國政府同意實在不容易),而在七刪八改下聲明大概不可能有甚麼文采,只會像power points那樣羅列基本的態度及立場。
脫歐談判終於開場,困難程度比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以英國人豐富的談判經驗,歐盟儘管是綜合實力較強的一方,一不小心隨時反過來被英國牽着鼻子走。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