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延誤診治的兩個故事 - 張淑儀

乳你同行:延誤診治的兩個故事 - 張淑儀

一位30來歲的女士,感覺乳房有硬塊,服了半年中藥,不見好轉,最近一個月忽然大得很快,急忙來求診,臨床及影像診斷是乳癌,抽針及正電子素描證實第三期C乳癌,頸窩淋巴都受感染,分子特性屬三陰性。
另一位50來歲女士,乳房有硬塊,同樣是找中醫治療,結果半年之後,才找西醫診治。查出來亦證實是乳癌第二期A,可幸淋巴未有受感染,屬管腔A型。
兩位女士不約而同都是未有病理診斷,便找中醫治療,以為可以消鬱結,可藥到病除,單憑表面,沒有經過科學檢測,實屬自誤。
據她們的個案,亦能確定一點:乳癌不同特性,生長速度也不同,同樣是由發現硬塊至找西醫求診,延誤了6個月,三陰性的乳癌,已經是第三期C,而管腔型乳癌,還未有擴散去淋巴,只因腫瘤大了,演變成第二期。
我們常呼籲市民,關注乳房健康,有懷疑就應立即求醫,不要單靠手摸,不止是病人,醫生亦然,要做X光和超聲波檢查,及抽針步驟,診斷三部曲是不可缺的。不要憑主觀希望沒事,要有科學態度,確診沒事,就可以放心,而不需要靠估。諱疾忌醫的心態,只會把身體弄糟。
乳癌的治療,西醫有科學根據,隨着對乳癌的生物特性的認識,西醫治療乳癌,已趨向個人化的治療,上述兩位病人的治療,都大有不同。30歲的病人,要先進行術前化療,將全身的乳癌細胞控制,然後才動手術,再輔助電療。50多歲的病人,就可先做手術,後配合電療,再輔助吃荷爾蒙治療藥。
我行醫多年,遇見不少確診乳癌的病人,害怕手術失去乳房,或怕化療辛苦,受不了副作用,因而找西醫以外的方法醫治,但我未見過成功消滅癌細胞的例子。反之,最近西醫的術前化療新趨向,有不少成功縮小腫瘤,甚至手術時,切除的病灶,也可以不見癌細胞的蹤影。我遇過一些開明的中醫,勸病人先進行西醫治療,然後再找他們固本培元。這可能是目前中西醫結合的最佳方式。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