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常停留在谷底,要生活得開心輕鬆無煩惱並不容易。精神科醫生指出,港人喜歡分秒必爭,連搭車都「諗緊一陣要食乜、要做乜」,不能停下來,加上經常一心多用,導致容易壓力大及心情差,推介可跟從「牛津哈佛快樂升呢秘訣」,日常多欣賞事情及讚賞別人,放假避免排滿活動,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提升抗壓能力,重拾幸福感。
記者:梁麗兒
沙田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林煒表示,是否容易快樂有50%取決於基因,即由遺傳基因決定一個人是否容易快樂,10%則受外界刺激影響,包括與伴侶分手、離婚,或親人離世。40%可以由自己控制,故臨床上心理治療對情緒改善有幫助。
「都市人太忙,經常呢刻諗定下一刻要做咩,無fully enjoyment(不懂得享受)此時此刻,當個心唔安定,就唔容易快樂」,林指,加上無時無刻玩手機,放假又排滿活動,令休息及靜處時間少,也會加重壓力。另外,經常一心多用、同時進行多項工作(multi-tasking),都會累積壓力,令人容易脾氣暴躁,甚至有抑鬱、焦慮情緒。其實內心安逸、時常感恩,人才會容易快樂。
發夢助減負面情緒
要告別負能量,重拾幸福感,林指,綜合了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及其臨床心得,推介一套「牛津哈佛快樂升呢秘訣」,包括學習多欣賞身邊事情、多讚賞別人,就會較易快樂,建議坐車、行街時,多留意身邊的人、多看風景,不要只顧低頭玩手機。慢食可享受進食的樂趣,比只顧「手機食先」更好。
原來多回想及分享開心的事情,可以刺激腦部的開心區域,建議家長可多與子女「分享今日返學一件開心事」,取代責罵式問子女:「你今日乖唔乖?有冇曳?」有助於小朋友長大後,成為一個樂觀及快樂人。
研究指出多進行正念練習(Mindfulness Exercise,又稱「靜觀訓練」),可以令大腦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變厚,細胞變得活躍些。林指,前額葉皮層是負責控制情緒,包括快樂,有關皮層變厚,反映該區域功能會提升,也會令人容易快樂,推介可進行「摘蘋果」的正念練習,透過集中精神進行,不但有放鬆減壓效果,也可讓心靈安靜及快樂。
另外,靜聽敲磬帶來的共鳴餘音,都可以令人專注享受此時此刻,建議可在家中進行,現有許多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式「Mindfulness Bell」供下載。
林建議都市人要善用餘暇,放假時不宜排滿活動,要有足夠時間休息,有研究指出發夢有助減少負面情緒,睡眠不足則腦部會作出抗議,令人容易發脾氣,充足睡眠同時可提升抗壓能力,「夜晚解決問題嘅能力唔會特別高,若睡前多嘢諗,建議設定一個時間去諗,過咗就唔好諗咁多」。另外可多做好事如義工、捐錢、幫助別人,甚至讚賞他人,都會讓人有好心情。運動能令腦部快樂荷爾蒙提升,都是使人快樂的元素。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