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克勞利遇上希特拉,兩大魔頭會撞出什麼火花呢?答案是V。1941年比利時前司法部長Victor de Laveleye,在BBC廣播呼籲用V手勢表示勝利,之後V便紅遍歐洲,但克勞利堅稱:以V符號抗衡納粹標記的右旋卐,是他早年自創的魔法儀式,也是他利用MI5人脈,把V手勢傳進海軍情報處,最後借邱吉爾之手發揚光大。是耶非耶不得而知,但今天象徵反政府的「V煞」,肯定跟克魔有關。V除表示Victory,克勞利也用它象徵埃及神話的黑暗之神Apep,他更有一拉丁文座右銘:Vi Veri Vniversum Vivus Vici(吾生時仗真理之力征服世界),縮寫為V.V.V.V.V.。座右銘見於《V煞》電影的一幕,以及Alan Moore的原著圖像小說,雖然小說、電影俱稱此句出自「浮士德」,但知情者莫不拈花微笑:除了博學多才的術士克魔,還有誰配稱浮士德呢?
也許有九十九個你在羊欄安睡,可真實的你只一個,即那頭迷失的羊,獨自在高山浪蕩。這頭羊,是我們遍尋不獲的真實意志。靜默時你聽見你的天使,孤獨中你遇上你的Daimon,只有克魔才教你用Magick(不同舞台表演的magic)去搜索它。克氏Magick並非哈利波特那種,反而更近乎禪:他叫你致力於日常點滴之功德,而非剎那湧泉的法術,又囑咐你時時拂拭念頭言行,藉以轉化你厭惡的外境。一言以蔽之,Magick is the Art of Life itself,修煉靈魂,變化氣質,是為了將人生點石成金。在烏煙瘴氣的濁世混久了,不妨翻翻克氏秘典,看他的靈魂如何無止境地飛,將萬物煉精化氣、煉神還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