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即將上畫的《攻殼機動隊》,由中大哲學系學生組成的「好青年荼毒室」也推介了其他幾部動漫作品,暢談當中哲理,誰說動漫只會導人向毒,識得睇其實可悟出不少人生道理。
《男兒當入樽》是不少男生的童年最愛,除了熱血、友情,好青年成員李康廷覺得作者井上雄彥的另一套作品《REAL》也值得討論。「漫畫說輪椅籃球,但書名叫《REAL》,我覺得重點根本不是籃球,籃球只是工具,他想說的是我們如何面對現實。」書中兩位主角原本都是精英份子,但因意外要與輪椅相伴,他們被迫放棄原本的理想,經過一番掙扎後投身輪椅籃球。「有時候角色會問,如果沒有癱會怎樣?其實想深一層,如果正常的話可能也只是平庸過日子。」其中一個女角本來是無所事事的女高中生,反而是癱瘓後才重拾畫畫的興趣,立志成為漫畫家。
「入面有很多對白頗有意思,其中一句是『不要輸給這個世界的常識。』」傷殘人士飽受歧視,而最難過的是漫畫中其他輪椅籃球員也將自己當為異類,覺得傷殘運動只是娛樂,做給新聞界看,看不過眼發奮打球的主角,反而鼓動其他隊友群起杯葛。一種現實有不同的認識方法,《REAL》不是叫大家向現實低頭,而是面對現實,從而發掘出更多可能性。哲學上也有「俗見(doxa)」這個概念,人云亦云的說法不一定是真知灼見,但大多數人都會安於俗見而害怕異類,真正有理想的人不能避免要與之對抗。
熱潮歷久不衰的《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出名多宗教符號,有人解讀其背後思想,也有人批評故弄玄虛。鄺雋文(豬文)覺得作品最重要的訊息就如「新劇場版 2.0」的標題《You are (Not)Alone》一樣,是說人天生面對孤獨的處境。巨型怪物「使徒」就是用來和人作對比,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個體,所謂「人類補完計劃」就是指人面對孤獨的不同面向,有人會選擇架起「絕對領域」像使徒般獨個存在,有人渴望打破隔膜讓不同的人融為一體,也有人背叛全世界只想找尋唯一的心之所屬。豬文認為《EVA》有很多謎團只有修飾作用,但只要緊貼孤獨這個主題去看,會對故事有另一番體會。
關灝泉(阿泉)則認為我們看動漫會有一些既定的期望,近年大熱的《一拳超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能突破框框。《一拳超人》這個名字是因為主角埼玉天下無敵,任何怪物敵人都能一拳打低,但突破不是因為他勁到無人有,而是因為他的強大沒有理由。「他會說是因為自己很努力做掌上壓、跑步所以這麼好打,為甚麼要做英雄?也只答是興趣使然。是很搞笑,但同時會覺得很奇怪,甚至有點不安。」常說「現實比小說更荒謬」,其實並不是現實過於怪誕,而是我們總是要求故事可以曲折但要有原因,悟空變強一定要修練、加入路飛草帽海賊團總會有悲傷往事,反而現實生活往往也沒甚麼道理可言。《一拳超人》既有動漫式的誇張能力,但卻如一個活生生的真人般簡單直白,除了搞笑,這種對立也突顯出劇中一些英雄角色的造作無謂,亦帶有反諷傳統英雄漫畫的意思。
看動漫是否要這麼多口水?是否過度解讀?哲學中的美學就會討論到藝術作品的自主性,作品內涵能否獨立於作者意志去被欣賞,讀者領會到甚麼有沒有真假高下之分。還會問睇漫畫是否可以吹咁多水?恭喜你已進入哲學的思考領域。
資料提供:
「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facebook專頁
場地提供:
J Point Cafe (旺角煙廠街9號興發商業大廈404室)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鄧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