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子錢包如Apple Pay、微信支付面世後,本港現金使用量漸減少,自動櫃員機(ATM)似有式微之勢,但據悉新型ATM正研發中,市民可在手機輸入資料,並以二維碼(QR Code)方式「一掃提款」,料能改善客戶體驗。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往時自己習慣在ATM提取3,000元供一星期之用,不過近年用多了八達通和信用卡等,該筆資金要兩至三星期才用完,少了使用ATM。近年亦有人批評ATM「機霸」出現,令服務效率轉差,方保僑指不少人仍認為網上轉賬危險,用ATM才安心,有時完成交易後再提錢,令排隊時間加長。
有業內人士透露,有ATM開發商望研發指紋等生物認證方式,甚至將ATM與手機銀行結合,先在手機輸入資料,然後以藍芽或二維碼形式認證,加快程序。此外,近年香港銀行亦有應用視像櫃員機,例如中銀香港、渣打、東亞等,部份甚至是24小時服務。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