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除了拒絕沉淪沒有其他選擇 - 盧峯

蘋論:除了拒絕沉淪沒有其他選擇 - 盧峯

在北京全力操控下,林鄭月娥昨天順利以777票當選新一屆特首。這樣的結果不讓人意外,卻令人極為失望及遺憾。「選舉」結果反映特首選舉已從小圈子選舉退化至欽點逢迎,建制派選委連選擇候選人的自由及權利也無法行使;它也顯示北京及建制派對市民的意願不屑一顧,只求鞏固權力及私利。更可惜的是,香港因此失去休養生息修補撕裂的機會,失去重建核心價值及規範的可能,而分化的情況大有可能進一步惡化,令市民鬱結更深,對前景更沒有寄望。
特首小圈子選舉北京從來不會完全放手不管,但起初還在表面上擺出一副任由候選人自行角逐的姿態。到上屆特首選舉,北京最後關頭變心,結果出現最後一個星期緊急召見選委到深圳要求他們改投689的荒誕情況,讓市民首次清楚看到北京操控之手。今屆選戰變本加厲,早在提名期開始以前北京就開始為林鄭月娥全力輔選,中央級官員輪番到深圳會見選委,要求他們「識做」,又端出不選林鄭等於跟中央對抗及可能不任命當選特首等威嚇言論,令選情一面倒向表現笨拙,政綱粗疏的林鄭,令她取得近過600個提名,儼然一副不勝無歸的模樣。
投票日越近,北京壓力越大,原來支持曾俊華的建制派選委也一一被迫轉軚,成為林鄭的囊中物。這種從提名到選舉一手操辦的做法已把特首選舉徹底變成欽點遊戲,只有北京「欽點」的候選人才能入閘,才會勝出,其他參選人即使是鐵桿建制派如葉劉淑儀或長期在政府核心的主要官員都不會有機會,甚至連公平競爭的機會也沒有。這樣還好意思說是選舉,還好意思說林鄭是選出的特首!

北京及建制派漠視民意

今次特首選舉也清楚說明,人大831框架是個騙局,必須全力反對。831框架規定,參選人必須得到過半選委支持才能入閘成為候選人,按這樣的「玩法」,持不同意見的政治人物固然無望,曾俊華這樣溫和又長期任主要官員的建制派人物也將望門興嘆!
選舉以前,北京提出特首候選人的四個要求,包括市民的支持。今次三個候選人中,曾俊華民望大幅領先林鄭及胡國興法官,而且支持他的人從建制到泛民到向來在政治上不活躍的市民都有。參與或目擊他的公眾活動或造勢大會的人都可看到,曾俊華的支持者人數多多又廣泛,是唯一能穿透不同政治壁壘的候選人。可在北京及建制派選委眼中,民意支持根本分文不值,曾俊華的民望不但未能為他取得選戰勝利,反而令他背負「挾民意脅北京」的罪名,彷彿得到港人支持是一種原罪,是特首候選人的包袱。既然北京及建制派擺出這樣不尊重市民及民意的姿態,由他們欽點的特首怎麼可能得到市民的支持呢?
同樣重要的是,曾俊華之所以短期間內累積超人氣,成為繼末代港督肥彭後最受不同階層市民歡迎的政治人物,全因為他切中市民希望休養生息、彌補撕裂的訴求。他在選戰過程中也身體力行,盡力接觸不同階層黨派人士,真誠跟他們對話,真正走入群眾,跟一臉倨傲、自以為是的林鄭完全不同。由曾俊華成為特首才有可能扭轉過去五年的沉淪,彌補社會的撕裂分化。可惜,北京想的只是控制,建制派想的只是個人及界別的私利,置港人的福祉不顧,拒絕了曾俊華,拒絕了讓香港休養生息重新出發的機會。
特首選舉結果實在不堪,但我們仍得深深感謝積極參選的胡國興法官及曾俊華先生。他們面對惡劣選情與沉重壓力仍成功把市民一些訴求帶進選戰過程中。當中曾俊華先生不但成了今次選戰中市民的代言人,還展示出政壇久違了的慷慨、包容、理性與decency;他的選戰部署更令人耳目一新,大大提升了選舉與政治文化水平,牽動了千千萬萬市民的心,讓一些原已對政治失望及冷感的人重燃希望。單是這份貢獻已讓他成為香港政治發展上的重要人物,比當選的林鄭勝出何止一籌!
曾先生在敗選演說仍然慷慨,沒有批評西環操控選舉令他在高民望下落敗,還稱讚林鄭會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呼籲市民給她支持及機會。曾先生顧全風度及大局不難理解,但西環官意凌駕民意已是路人皆見,由他們扶上台的林鄭能否頂住「太上皇」捍衞兩制更是疑問。未來五年西環干政隨時變本加厲,我們得有長期抗爭拒絕沉淪的準備。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