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貴價細戶頻錄蝕讓

市區貴價細戶頻錄蝕讓

【本報訊】樓價越升越有,市民更難上車。因此在過去兩至三年,發展商擔心若單位面積過大,市民根本買不起,以市區300呎新樓而言,樓價最少500萬至600萬元,惟有狂建迷你戶攻上車市場。最經典的就是九建(034)的紅磡「劏房之城」環海.東岸,一層劏出逾30伙,密過公屋。

曉悅蝕近120萬

可做九成按揭的400萬元內上車盤買少見少,一些不足200方呎的劏房頓成市民另一個上車希望,令這類一向被人認為「冇前途」的窮人恩物,樓價癲升之餘,「劏房」樓價升幅更大幅高於正常單位。
不過,並不是所有新盤劏房單位都有得炒,部份市區貴價劏房更加是炒不起,頻錄蝕讓。四叔李兆基旗下恒地(012),近年推出的多個劏房新盤均爆出二手蝕讓,包括九龍城曉薈及長沙灣曉悅。如曉悅高層B室一房戶,273方呎,年初售443萬元,原業主2014年向四叔以約498萬元買入,若計及一成額外印花稅,料蝕近120萬元。曉薈最新兩宗成交,賬面僅賺2%及5%,扣使費後,明賺實蝕。
嵐山劏房炒得起的原因是樓價細,即使位置偏僻及屋苑內有墳墓,當時最平入場費僅「1球」,就算二手價升1倍,都是「2球」,一般打工仔都買得起。就算現在升到「3球」,仍做到九成按揭,首期30萬元就買到私樓。嵐山已累積錄得最少10宗劏房二手成交,全部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