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行政長官選舉】
【本報訊】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後,首要工作是籌組新一屆政府問責班子,林鄭在記者會中承認組班是重大挑戰,並透露已有腹稿,強調會廣納賢能,不問派別。有學者認為,市民將以林鄭新班子人選判斷她是否繼承梁振英路線,而北京會否接納她的人選,將是她當選後首個最大政治測試。
記者:周婷 姚國雄
林鄭月娥昨於當選後記者會中承認,選舉結束後首個重大挑戰是籌組新一屆政府問責班子,她指若腦海中沒有腹稿是沒有可能,但現時不能透露名字,又稱會用人唯才,廣納賢能,不論任何派別均會邀請加入班底,希望有力和有承擔的人士加入班子,每位成員都可以關懷、聆聽及以行動服務市民。
政圈盛傳林鄭想找民主派人士入閣,林鄭揚言即使人選的政治立場令中央有保留,亦會努力爭取,但令她頭痛的是泛民人士是否願加入,以及能否與她合作溝通。
曾邀民主黨羅致光助選
早在林鄭競選時已有傳林鄭會對梁振英管治班子大換血,引入一些與她過去合作過的人及高級公務員,包括與她在社福界合作多年的扶貧委員會成員、民主黨成員羅致光,去年底更一度傳出,林鄭聯同林煥光、羅致光組成「月光光」班底備戰特首選舉,雖然最終沒有成事,但二人實私交甚篤;羅致光早前亦確認林鄭曾邀他加入競選辦,但羅為免民主黨尷尬而拒絕。
除了羅致光,官場及政界也盛傳多名現任高官有可能成為林鄭內閣人選,如53歲的食衞局常任秘書長(衞生)聶德權,聶跟林鄭同樣曾任社署署長,又具政府新聞處處長經驗,早於去年底傳出屬林鄭核心班底,有可能出任特首辦主任,另外亦有傳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黃偉綸、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等,均是林鄭可能招攬人選。
張建宗非政務司長首選
至於曾與林鄭和律政司長袁國強組成「政改三人組」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以及在林鄭辭職後被委以政務司長重任的勞福局前局長張建宗,有指是下屆政務司長的有力人選,但據悉二人非林鄭首選。譚今年1月於立會爭取通過問責官員加薪撥款,曾稱加薪「有一定機會唔關我事」;而被指為林鄭營的張建宗已屆65歲。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表明,民建聯着重培養政治人才,如林鄭有需要,民建聯樂意推薦人選加入其政府班子。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表示,現屆政府有不少「離譜任命」的事情發生,包括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ICAC審查委會主席譚惠珠等,認為林鄭要徹底找有能力的人擔任管治班底,市民會看她如何用人。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林鄭未來如何組班、起用甚麼人選,將是很多人判斷她是否繼承梁振英路線的關鍵,特別是問責官員需要中央首肯,這將成她當選後第一個最大的政治測試。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