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星:擬補助基層垃圾徵費

黃錦星:擬補助基層垃圾徵費

【本報訊】本港最快2019年實施垃圾徵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稱,政府會關顧領取綜援的基層家庭負擔,但認為補助非最好方法,稍後公佈細節。他指無論是否有徵費都會有非法棄置,當局會成立最多一百人的專隊到各屋苑執法和宣傳,冀落實徵費後可提升回收率,現時玻璃樽回收率約一成,希望數年後可升至五至六成。

管理費或加兩成

港府公佈垃圾徵費後,輿論關注收費水平、廚餘回收和執法漏洞。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明討論垃圾徵費;黃錦星昨稱,每公升收費1毫1是可承擔的水平,估計1個家庭每日用1個10公升垃圾袋,每月要交30元。他指政府會關顧領取綜援的基層家庭,正與相關部門商討。
外界一直批評政府未做好回收,黃錦星指需較長時間建立本地回收框架,承認所需時間較長。他強調台北在實施垃圾徵費初期,亦未有廚餘回收,「當年台北落實,第一日都冇廚餘回收,佢哋由講法規到第十年左右,先畀到市民、居民廚餘回收。我哋最大困難係一定要有末端設施容量,先可以從源頭收呢啲廚餘」。
香港物業管理聯會會長黃健平昨指,若推行垃圾徵費,保守估計需加管理費一至兩成,「可能有個別黑點我哋需要安裝閉路電視,安裝閉路電視、維修成本都要擺喺大廈管理開支」。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