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陽光檸檬茶廣告歌原唱者風波,看熱鬧的讀者怎麼說?明理的見解不是沒有,但藐嘴藐舌的搶白肯定更多:「上世紀嘅嘢,是但啦。」「條氣唔順出嚟唱番次證實吓囉!」「咁都爭?」「邊個係原唱者,有乜關係,who cares?一個已經退隱多年,另一個又離世成三十年,咁out嘅事,唔好再講啦!」「既然未死,再重唱一次post上YouTube,咪知邊個講大話囉。」那種既往不咎的脾氣,簡直胸襟廣闊,人家一直說香港人普遍毫無歷史感,看來不是空穴來風,尊重過去的概念在這群人中無跡可尋,瀟灑到連老竇姓乜都可以聳聳肩回答「誰在乎」。不覺得真相重要,等於對自已繳械,說到底和提早投身鹹魚界有什麼分別,若果你好奇行屍走肉是如何煉成的,不妨參考這些顯赫的個案。
至於要盧女士出山開金口,彷彿非常科學,但實質充斥侮辱性,等於曲線指人家說謊。讓過來人講講切身感受:若干年前,誰先把「同志」冠在同性戀者頭上曾經引起爭執,不知底細的報導誤將林姓劇場導演列為始作俑者,滿口仁義道德的他又不澄清,逼不得已之下我唯有做醜人,和盤托出事實。人格破產的對方即時露出潑婦真面目,不正面回應不特已,還揚言「佢咁中意認咪畀佢認到夠囉」,有位貌似持平的學者上門訪問,本來談得有紋有路,忽然提出質疑:「你話就話當年晌三藩市已經將『同志』私有化,帶返香港繼續發揚光大啫,咁有冇證據吖?」證據?第一個被我喚作同志的朱小姐還生勾勾哩,不過你以為我會要求她化身示範單位,力挺我冇講大話嗎?